典藏抽象繪畫展 探索五零年代後的繪畫累積能量
新網記者粘小茹台北特稿
2010/1/20 下午 05:08:17 / 文化藝術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於館中藏品整理規劃的「異象—典藏抽象繪畫展」主題展,共有66位藝術家多達142件作品,展覽將由30日起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
|
文建會第三處處長許耿修(左2)、國美館館長黃才郎(中)、藝術家葉竹盛(左1)、李錫奇(右2)與策展人潘顯仁(右1)合影。(粘小茹攝影) |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表示,國美館擁有一萬三千多件館藏作品,擁有的館藏品中富含多風格、多類別的創作品,這次主題展涵蓋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影響台灣抽象繪畫發展的各階段藝術家創作,
他強調,典藏抽象是五○年代時期台灣藝術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時刻,除了在東西文化交流扮有重要角色外,同是也是藝術家們對於抽象繪畫深層探討的重要時期。
策展人潘顯仁則指出,展覽分為三個區域,從五○年代「初遇」面對西方現代藝術的衝擊,藝術家對抽象概念理論與實踐,到六○年代「研展」,藝術家開始由內在思索,將不同時空的文化體驗,隨著心境流轉,於創作中呈現,到八○年代之後「擴散」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因素,對整體社會環境的表述。
|
國美館館長黃才郎(左)、藝術家李錫奇(右)在記者會中發言。(粘小茹攝影) |
藝術家李錫奇認為,早期的抽象繪畫可能為主導潮流,現今卡漫藝術興起,眾多媒材的表現形式興起,藝術家開始走自己的路,也讓藝術創作越來越豐富。此外,他認為藝術收藏很重要,因為人類生活中能夠遺留的就是文化,對於文化保存是很重要的。
李錫奇表示,以半個世紀的時間,濃縮西方的抽象藝術演變邏輯,無論是「東方畫會」系統在獨創對「民族性」傳統美學訴求,或是「五月畫會」抽象水墨中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審美概念,都是意圖在西方抽象簡約形式下,添加文化隱喻或意涵,創造出有別於西方現代主義的抽象圖式與精神意義。
他說,不同的是八○年代之後,台灣藝術脈動與國際思潮逐漸趨於同步,社會性與議題性的文化思辯與觀念判準以及科技媒材的多元開發運用,「傳統」的抽象繪畫創作者,開始尋求更具時代性以及社會溝通意義的藝術詮釋。探尋、辯證的質問、情感多面向的呈顯在個體的思緒狀態。
這項展覽將自1月30日至12月26日,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邀請民眾細品畫作中所蘊涵的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