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塾將第6度來台 帶來經典代表作"影見-水鏡之彼方"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5/10/2 下午 07:32:10 / 文化藝術
曾5度來台,日本舞踏國寶天兒牛大創立的山海塾暌違9年將再度訪台,帶來經典代表作《影見-水鏡之彼方》,在一片漫天荷葉裡,生命的循環以緩慢卻無止的姿態悄然變化,展現極慢美學。
 |
新象藝術總監樊曼儂推薦山海塾《影見-水鏡之彼方》。(歸鴻亭攝影) |
新象藝術總監樊曼儂表示,日本舞踏巨擘天兒牛大1975年創立「山海塾」舞踏團體,以獨特的暗黑美學視角,將舞踏藝術中慣見的身體苦難與否定意象昇華為令人暈眩的視覺奇觀,透過極致純粹的肢體語言編織出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生命圖景,也深刻影響了當代表演藝術,該團由法國劇場長期贊助,推出每齣新作都在法國首演,新象曾5度邀請該團來台演出包括1994年《卵熱》、1996年《寂靜》、2005年《響-來自彼方的迴喚》、2008年《影見-水鏡之彼方》、2017年《回-喧囂的海,寂靜的地》。
 |
山海塾《影見-水鏡之彼方》,在一片漫天荷葉裡,生命的循環以緩慢卻無止的姿態悄然變化,展現極慢美學。(新象藝術提供) |
天兒牛大去年11月辭世,此次再度引入《影見-水鏡之彼方》,這齣自2000年巴黎首演以來便以超凡靈性美學震撼國際的作品,以獨特東方「極慢美學」挑戰西方舞蹈對速度與技巧的追求,也啟發編舞家重新探索時間的意義再次喚起人們對舞踏的深層凝視。
 |
《影見-水鏡之彼方》以獨特的暗黑美學視角,將舞踏藝術中慣見的身體苦難與否定意象昇華為令人暈眩的視覺奇觀。(新象藝術攝影) |
樊曼儂說明,舞踏是一種源自二次戰後日本的現代舞形式,由土方巽和大野一雄創立,旨在反思西方美學,追求身心解放與自由。 其舞者通常會全身塗白,表演時展現緩慢、扭曲的肢體動作、吶喊,以及如匍匐、蟹足般的姿態。舞踏已和碧娜·鮑許的舞蹈劇場與美國後現代舞蹈並列為當代3大新舞蹈流派。
 |
樊曼儂說明山海塾啟發編舞家重新探索時間的意義再次喚起人們對舞踏的深層凝視。(歸鴻亭攝影) |
「山海塾」舞者均為男性,身形相仿,全身塗白以光頭造型表現內心特質,以「身體即儀式」為核心,帶領觀眾穿越存在的邊界。《影見-水鏡之彼方》將於民國115年1月10、11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