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頌豐碑"兩岸書畫家紀念抗日戰爭與臺灣光復80周年主題創作展北京臺灣會館開幕
新網記者麻念台中國北京特稿
2025/10/19 下午 11:12:10 / 文化藝術
由臺盟中央兩岸書畫院聯合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中國女子書畫院、臺聲雜誌社、臺灣中華畫院、臺灣中國文化統一促進會、臺灣中國藝術家協會、港澳臺美協共同主辦的《丹青頌豐碑—海峽兩岸書畫名家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臺灣光復80周年主題創作展》今(19)日在北京臺灣會館隆重舉行。
 |
《丹青頌豐碑—海峽兩岸書畫名家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臺灣光復80周年主題創作展》今日在北京臺灣會館開幕。(歸鴻亭攝影) |
這項展覽分為3個部分:「詩鑄神魂,墨頌豐碑」、「浴血洗禮,烽火涅槃」與「勝利之花,映照河山」,展品涵蓋抗戰詩歌墨寶、大型主題中國畫等170餘幅書畫作品。中國藝術家協會理事長麻念台擔任臺灣主辦方藝術聯繫部分,特別邀請資深書畫家共襄盛舉,在題材上特別安排與臺灣當年抗日與遭受日本殖民時代,漢人與原住民抗日奮鬥歷史為題材,在展出作品中獨樹一幟,獲得極度好評。
 |
臺灣書畫家歐陽鯤帶來的書畫作品《乙未戰爭》。(歸鴻亭攝影) |
臺灣書畫家歐陽鯤帶來的書畫作品《乙未戰爭》,描繪清朝《馬關條約》簽訂後1895年被迫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帝國 時,所發生的一連串反抗日本統治的大小戰役之總稱,同時也是臺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臺灣漢人在日軍登陸後奮起抵抗,長達6個月,共1萬4千名士兵戰死的一幕戰鬥景象。
 |
北京各媒體訪問歐陽琨創作《乙未戰爭》經歷。(歸鴻亭攝影) |
歐陽鯤親自參加開幕式,說明畫家的創作技巧多種多樣,但歷史真相只有一個,和平年代更要銘記歷史。為創作這幅作品找了許多資料考據乙未抗戰史實。「歷史的傷痕不容忘卻,我在創作時身負重大的使命感。」他説,「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銘記抗戰歷史,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
麻念台與台灣畫家沈禎創作的《花蓮泰雅族英勇抗日事件》。(歸鴻亭攝影) |
另一幅畫家沈禎創作的《花蓮泰雅族英勇抗日事件》,則將臺灣原住民族因日本殖民統治的惡行,造成花蓮泰雅族自1896年「新城事件」到1914年「太魯閣戰役」。沈禎因前往東莞不克前來,但特別強調,緣於因日本殖民統治的資源掠奪與日軍强暴泰雅支族太魯閣女子事件,泰雅族人多次武裝反抗,讓見識到太魯閣族兇猛的日人,採「以蕃制蕃」策略,造成太魯閣族的慘重傷亡為歷史根據,繪出原住民族為守護家園的抗日義舉,犧牲慘烈,可歌可泣場景。
 |
書法家李憶含以書法表現對抗日本的當代詩文內容創作參展。(歸鴻亭攝影) |
另外,麻念台亦邀請前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水墨書畫家顏聖哲、朱海翔與書法家李憶含以書法表現對抗日本的當代詩文內容創作參展。
 |
主辦的中央兩岸書畫院常務副院長、臺海出版社負責人竇為龍致詞。(歸鴻亭攝影) |
其餘大陸作品也表達出兩岸藝術家在創作時相同的情感共鳴。主辦的中央兩岸書畫院常務副院長、臺海出版社負責人竇為龍介紹,這次展覽以詩書畫的形式立體再現了1895年至1945年間中國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戰歷程與不朽的民族精神,重要人物不缺,重要事件不漏,抗戰主流意識氛圍突出,歷史不能遺忘,記憶抗日勝利不是仇恨,只有讓後人瞭解、緬懷 ,才能築起捍衛自由人權、民主和平的堅強防線。
 |
《丹青頌豐碑主題創作展》剪綵。(歐陽鯤攝影) |
這項主題創作展聚焦抗戰歷史與台灣光復,有助於深化兩岸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銘記抗戰歷史,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展覽將展至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