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影像雷達生醫檢測 交大開發電晶體速度世界最快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3/4/15 下午 03:18:14 / 科技新知
國立交通大學今日宣佈,該校研發出一種電晶體,輸出頻率世界最高、傳輸速度最快,未來除可應用在電腦、手機等3C產品,也可用來改善雷達成像品質,並可用於醫學檢測,像X光一樣,透視人體發現癌細胞,卻無輻射副作用。
|
國立交通大學今日宣佈,該校研發出一種電晶體,輸出頻率世界最高、傳輸速度最快。(歸鴻亭攝影) |
由交大研發長張翼率領的跨校、跨國研發團隊發表這項研發成果,論文已刊登在世界知名半導體期刊《Applied Physics Express 》,團隊成員還包含元智大學資工系副教授許恒通、及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宮本恭幸。
張翼表示,電晶體頻率越快、傳輸速度越快,用在光學顯影成像上的解析度也就越高,投入高頻微電子領域研究長達10年的交大研發團隊,2012獲得漢民科技捐贈先進微影設備,使得元件尺寸可以大幅縮小至60奈米尺度,並順利開發完成世界最高710GHz的砷化銦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對於高頻元件研發可說是如虎添翼。
|
交大研發長張翼說明電晶體頻率越快、傳輸速度越快,用在光學顯影成像上的解析度也就越高。(歸鴻亭攝影) |
他說,該校兆赫波高頻電子元件研發團隊最近開發出世界最高Ft~710GHz的砷化銦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InAs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HEMT),頻率是世界最高、速度世界最快,未來將可應用在影像雷達及生醫檢測,潛力無窮。
張翼指出,探討宇宙形成必須看裡面有甚麼成分。過去用哈伯望遠鏡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等於不能一窺到全貌,因為各種頻譜對於各種顏色吸收不一樣,所以它能把整塊非常清楚拼出來,就能知道宇宙是怎麼形成的。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受到國際矚目,美國太空研究計劃決定使用他們這項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能在「了解宇宙如何形成」上取得更多發現。
他表示,已有國外廠商與團隊接洽研發成果,未來亦將與日本Panasonic及美國Qu nstar簽訂產學合作,將有助於為高頻微電子領域製程帶動更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