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數位科技遇上傳統偶戲 觀眾手足新體驗


新網記者康 犁高雄特稿
2010/2/14 下午 02:11:59 / 文化藝術

 「偶來了-2010高雄縣偶戲藝術節」將於2月14日至21日在衛武營登場。這次偶戲藝術節除了邀請八個國家共襄盛舉,也特別規劃「偶的數位藝術展—虛偶互戲館」,歡迎民眾利用春節假期欣賞現代科技與傳統偶戲的結合藝術。

虛偶互戲館團隊合影,策展人陳定凱(左)、洪幼玲(右前)和黃昱翰(右後)。(康犁攝影)
 「虛偶互戲館」主要結合三種數位技術,分別為多點觸碰技術、AR擴增實境技術和Wii Remote體感技術,將皮影戲、布袋戲、傀儡戲三大偶戲,透過3D化、數位化、虛擬化的方式作另外一種表演方式的呈現。

 策展人陳定凱是樹德科大數位科技與遊戲設計系的老師,他研究AR技術已多年,AR(Augmented Reality, AR)又叫做擴增實境技術,只要有web cam攝影機,就能讓一個平面的圖章顯現生動的3D影像。這次展出的作品—「虎的傳說」是一則民間故事,講述一隻老虎如何報答救命之恩。

 陳定凱說,一般展覽結束後,民眾帶回的感動很快就淡忘,如果可以在周邊商品上加入AR技術,平面的紙張就開始有生命了,而且3D影像還可以因個人的互動頻率有所改變,像是老虎體型變大,人物的服飾跟換等等。

 談到數位科技與傳藝的關係,陳定凱表示,目前偶戲的數位典藏多是歷史資料數位化,不過靜態的資料瀏覽往往不能吸引民眾,他們也擔心偶戲館最後成為戲偶的陳列館。為了讓傳統技藝更為人所知,也教導民眾認識數位科技,這次參展的作品主要圍繞在互動、有趣和教育這些概念上。

武松打虎利用多點觸碰的技術,只要觸碰螢幕就可以操作皮影戲偶。(康犁攝影)
 展示場有一面大螢幕,那裡正在上演一齣「武松打虎」。不過這些皮影戲的戲偶可不是用木棒操作,而是我們的十根手指頭。這項技術叫做「多點觸碰技術」,運用投影的方法,把紅外線投影到螢幕上,當我們的手指觸碰螢幕時,紅外線被阻止便會反射,反射去向經過幕後攝影機的捕捉,分析並出反應。

 他表示,這項作品可以讓民眾認識皮影戲偶的肢體動作,而且它不需要先在牛皮上刻畫人物、製作關節,只要用畫筆畫出一些系列的分解圖像,匯入電腦後就是一隻皮影戲偶。不過這樣的操作還停留在自娛上,他們團隊正著手研究如何在更小的螢幕上操作,未來連接大螢幕,搭配音樂口白,就可以像是一場皮影戲的表演了。

 另外兩項作品是「換裝」和「傀儡」,是由蘇中和帶領的團隊完成的。換裝的設計理念來自布袋戲偶的服飾,設計者陳建宏利用「地投影的技術」,分別設計三套不同的服飾,只要民眾經過地板上的服裝圖式,布袋戲偶的衣服就會跟著替換。而傀儡則模擬絲線傀儡和木棒傀儡的樣態,經過wii Remote體感裝置,左右搖擺就能改變虛擬傀儡的型態。

 偶戲藝術節今年進入第二年,除了保存台灣固有的文化技藝,也著重在國際交流,這次數位藝術展的加入是文創產業新興的能量,歡迎民眾利用春節九天的假期,到高雄衛武營,放聲喊出,偶也來了!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康 犁 日期:2010/2/14 下午 02:11:59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康 犁報導
康 犁報導列表
高雄運輸與學習的交會 "美麗島會廊"啟用
終生學習 2010/4/21 下午 03:54:05
紀念五一勞動節 高雄市"正港功勞"系列活動
產業經濟 2010/4/20 下午 06:22:18
高雄市"2010行動電影院"起跑 八部影片走入社區
演藝動態 2010/4/20 下午 05:46:14
好大一泡"哞" 高師大將播映"牛糞傳奇"記錄片
生態環保 2010/4/13 下午 06:03: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蒙古民族成吉思汗祭典在臺傳承74年
宗教哲學 2025/4/18 下午 04:53:40
國美館即將啟程參展"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文化藝術 2025/4/17 下午 07:33:18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全球怪獸大集合 臺文館2025故事聯合國開跑
經史子集 2025/4/16 下午 06: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