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兩廳院明年國際藝術節大戲 白先勇"孽子"將搬上舞台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3/4/23 下午 07:14:24 / 文化藝術

 作家白先勇唯一的長篇小說《孽子》,出版屆滿30年,兩廳院2014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年度製作,將改編為舞台劇,明年2月首度搬上國家戲劇院舞台,舉辦世界首演。

作家白先勇唯一的長篇小說《孽子》將改編為舞台劇,明年搬上國家戲劇院舞台舉辦世界首演。(歸鴻亭攝影)
 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表示,每年兩廳院在「國際藝術節」推出的年度製作,已成為藝術節的創新與特色,亦是國內外專業人士與觀眾注目的焦點演出,這次把文學家白先勇的經典小說《孽子》首度搬上國家戲劇院舞台,將由金鐘導演曹瑞原執導。

 白先勇說,《孽子》曾分別於1986年和2003年被改編翻拍為電影和電視劇,其實早在1996年,哈佛大學就曾演出英文版舞台劇,這次首度搬上台灣劇場舞台,他特別想看的是描述關於父子親情的部份。

白先勇與曹瑞原(右)接受電子媒體聯訪談《孽子》。(歸鴻亭攝影)
 他指出,文學寫的是人情、人性和人文,《孽子》就是環繞在這3個主題,談論同性、親子和朋友之情,希望可以藉由舞台劇形式,加上唱歌和舞蹈來呈現故事衝突性。

 曹瑞原說,《孽子》在禁忌的70年代深度刻劃同性戀,描寫當時台灣同性戀族群被拒斥的邊緣處境,反映外在身體的流放與內在心理的壓抑,為台灣男同志小說經典之作,但他認為《孽子》不只是一部同志小說,而是用十幾個角色建構70年代的傳奇、愛慾、父子親情的對決與救贖。

 舞台劇版的《孽子》將由施如芳改編劇本。施如芳認為,同志題材已多見於電影、電視、甚至劇場,不再如當年充滿禁忌,改編上她傾向以「父子親情」為主,以「同志情愛」為輔,從親情和愛情兩線架構,發掘對愛的領悟。

自左至右為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白先勇與曹瑞原。(歸鴻亭攝影)
 《孽子》1977年於《現代文學》復刊號第1期開始連載,1983年出版,曾譯成英、法、德、日、荷等語文出版,80年代也陸續在同志議題仍屬禁忌的大陸各地出版。

 白先勇是台灣旅美文學家,出生於廣西桂林,父親白崇禧為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與同學歐陽子、陳若曦、王文興、李歐梵、劉紹銘等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雜誌,在上一世紀中與林海音《純文學》、尉天驄《文學季刊》為最重要的純文學雜誌。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3/4/23 下午 07:14:24
關鍵字:兩廳院,國際藝術節,白先勇,孽子,平珩,曹瑞原,現代文學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文化部今首個預算解凍部會 34億全數解凍
電子政府 2025/5/7 下午 04:12:16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文化部今首個預算解凍部會 34億全數解凍
電子政府 2025/5/7 下午 04:12:16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2025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系列節目即將啟售
文化藝術 2025/5/7 下午 0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