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樂器前衛樂曲 台加樂團聯手擴展現代音樂新經驗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3/5/17 下午 07:04:12 / 文化藝術
當古老的中西樂器,演奏前衛作曲家的現代作品,很適合鬼片的配樂,這正是采風樂坊和加拿大的Sound streams樂團相遇,包括18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的《當古老與前衛碰撞》,與19日在演奏廳演出的《鬼戲》兩場演出對大部份抱著欣賞音樂是怡情享受群眾的體會。
 |
采風樂坊和加拿大的Sound streams樂團合作演出張彥芸的《神祕空間》。(歸鴻亭攝影) |
古典音樂已經被稱為小眾藝術,前衛的現代音樂則更是小眾的小眾,但是現代藝術家對所謂創作的追尋,並不會因為曲高和寡、或說佶屈聱牙而不去嘗試;否則十八、九世紀聽慣古典、浪漫派美妙音樂的音樂家,就或甘於停在那些優雅音符,不去發展不協和音或無調性的音樂創作。
今日采風樂坊和加拿大的Sound streams樂團在國家音樂廳記者會上演出3首作品的片段,包括蕭慶瑜的《間奏》、莫瑞薛佛的《Theseus》和張彥芸的《神祕空間》,兩廳院副藝術總監邱大環的介紹是「跨世代、跨領域和跨界的合作」,一場風格前衛全新的音樂體驗。
 |
兩個前衛樂團臭味相投,要一起在台灣與北京推出他們「跨世代、跨領域和跨界的合作」,一場風格前衛全新的音樂體驗。(歸鴻亭攝影) |
1982年成立的Sound streams樂團藝術總監勞倫斯(Lawrence Cherney)特別提到與采風樂坊的淵源,多年前他在香港聆聽大陸旅德作曲家陳曉勇的作品,他巧妙融合東西樂器的手法讓他決定要在加拿大演出陳曉勇的作品,當時詢問東方樂器部分可以找誰參與演出,陳曉勇推薦的就是采風樂坊。
以二胡、琵琶、笛子等中國傳統樂器長年致力於現代音樂的演出,1991年成立的采風樂坊創辦人黃正銘說,從傳統絲竹音樂與台灣音樂到大型舞台作品,這次表現現代音樂迴然不同的風貌,台北的兩場音樂會後,兩團將立即啟程前往參加「2013北京現代音樂節」,在北京音樂廳演出包括台灣作曲家李志純的《澗瀾》和大陸作曲家史付紅的《距離》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