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訪視鶯歌陶瓷業 期許協助臺華窯推向國際市場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3/6/8 下午 10:56:26 / 文化藝術
過去幾十年,台灣曾被批評為「文化沙漠」,經過許多有創意、有天份藝術工作者的努力,精緻文化有了長足的進步,而現今的方向卻是流行文化與已成氣候的文創領頭羊最被重視。
|
臺華窯董事長呂兆炘(右)向文化部長龍應台(左)介紹該館產品。(歸鴻亭攝影) |
以工藝來說,文化部長龍應台今日前往新北市鶯歌地區,視察文創機制輔佐當地陶瓷工藝發展的推動成效,她看的都是已經穩佔市場的龍頭企業,並明顯要將這些繼續輔導,推向國際市場。
龍應台首站前往成立30年的臺華窯,參觀展場與工作坊,了解藝術陶瓷生產的流程及創新研發過程,並與業者面對面交流,傾聽業者的建言。
|
呂兆炘說明臺華窯提供開放的技術和環境,以異業結盟方式開始轉型的觀念。(歸鴻亭攝影) |
臺華窯董事長呂兆炘引導該館研發、生產與行銷通路,他說,產業需有設計與開創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傳統工藝範疇,臺華窯決定提供開放的技術和環境,也引進開放的觀念,以異業結盟方式開始轉型,但創意還需結合工藝技術和市場,否則產品仍是無法快速跟上市場趨勢與真正進入國際。
呂兆炘說,許多藝術家如鄭善璽、戚維義、郭博洲等,看上釉彩的豐富度及陶瓷有千萬年不褪色的傳世優點,結合成為彩瓷藝術的產業藝術化創作,將老東西開創出新意,甚至結合不鏽鋼等多媒材,因此作品也逐漸多元化,但是仍然有材料面的技術研發問題有待突破。
龍應台回應,陶瓷雖是傳統產業,卻能跨入當代美學與文化產業,產能無限,在產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材料科學是很重要的部份,她立即交待隨行的文創發展司司長連玉蘋與工藝中心聯繫工研院配合技術面,讓陶瓷創作技術研發快速到位,再由政府媒合參加文博會,由文化部安排國際買家踩線,讓創新的產品走入國際市場。
|
龍應台詳細審視臺華窯彩瓷藝術作品。(歸鴻亭攝影) |
他也強調,政府除了挹注經費,資源整合與機制建立更為重要,希望將藝術融入生活層,成為生活美學,讓鶯歌陶瓷開拓更寬更廣的領域,但決不能將藝術大賣場化,未來應該朝向成為有個性、高品味、高單價的目標,而不是打折、賣粗糙品的陶瓷平價中心。
對陶瓷工藝能否靠創意設計、開發能力與行銷通路等配合大放異彩,龍應台期許文化部能夠出面資源整合拓展通路,提供業者最需要關鍵服務的政策目標是很清楚的;工藝是工業的前身,但又不是如工業為民生實用所需,差別在於如何將美感置入並能獲得市場認同創造利潤,這才是文創機制輔佐成效成敗關鍵所在;政府衝文創,別像電影《花漾》搞到最後只重視獲利,而利益最終是否合理回饋本土文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