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政府浮濫減稅圖利財團造成食品安全預算不足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3/6/14 下午 04:16:11 / 社會福利
台灣最近爆發黑心食品事件,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日在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解開食品安全之鑰」公衛論壇上痛批,這是因為政府浮濫減稅,才會造成食品安全預算不足。
 |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日重砲痛批政府浮濫減稅圖利財團,才會造成食品安全預算不足。(歸鴻亭攝影) |
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直言,今年衛生署經費還被砍8%,也賠上了台灣的公共衛生、人民健康。政府若減少醫療費用,「五大皆空恐變成八大皆空」,根本的問題是財稅制度不公,政府沒錢。
他說,台灣稅制從統李登輝任內開始走偏,到了總統馬英九任內降稅最多,前總統蔣經國時代的稅收,至少佔國內生產毛額的20%,但到了馬政府只佔了12%,減少超過兆元的稅收;財稅制度走偏,造成貧富不均、政府也沒錢建設,因為降太多稅,錢都被大財團賺走。
楊志良說,政府營利事業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甚至希望財團可以增加投資創造機會,但這個方法在國際間已被證實行不通的,財團有錢就拿來炒房,帝寶住戶一年繳的管理費比繳的稅還多,就可見整個財稅的政策是錯誤的,均富離得太遠。
 |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陳美霞以數據證明國家重醫療、輕公衛。(歸鴻亭攝影) |
他是在長期關心台灣公共衛生體系問題的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論壇上發表看法,衛促會理事長、成大公衛所特聘教授陳美霞表示,台灣公衛體系長年廢功,正是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虛弱的問題根源,認為國家重醫療、輕公衛,忽視公衛、食品衛生預防的重要性。
陳美霞表示,台灣近十年公衛部門經費佔全國醫療保健支出比例毫無起色,且衛生人力佔衛生醫療人力過去幾十年來比例不升反降,相較其他先進國家,我國食品衛生管理系統嚴重弱化。
衛促會訴求政府應訂出「扳轉重醫療輕預防政策」的短、中、長期規劃、參考國際水平,逐年提高國內整體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以保障民眾健康、政府需要長期監測和掌握食品安全經費及人力的使用及配置,並撥出更高比例的食品安全經費到民眾衛生教育及賦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