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督盟籲:IVOD勿銷毀 邀民眾一齊為立委質詢評分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7/11 上午 11:47:48 / 人權社會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施信民今日上午舉行記者會指出,根據《立法院會議錄影錄音管理規則》規定,立院院會會議錄影帶保存10年、委員會保存4年,自2009年立院啟用IVOD議事轉播系統至今已屆滿4年,恐有部分影像資料將被銷毀之疑慮,呼籲立即著手修法,永久保存立院影音記錄,同時也期盼全民一起來幫立委打分數。
 |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施信民認為立院啟用IVOD議事轉播系統至今已屆滿4年,恐有部分影像資料將被銷毀之疑慮。(范詩敏攝影) |
施信民表示,現在幾乎是人人一手一機,IVOD系統應擴及智慧型手機與行動裝置。公督盟副執行長高茹萍則說,雖根據目前規定,影像拍攝應顧及國會形象,但竟已成為議事人員在發生衝突、關鍵討論與表決時,切斷影像訊號的理由。以本屆臨時會最後一天為例,朝野兩黨一早動員搶占議事台,IVOD轉播卻是一片漆黑,僅能事後透過媒體報導得知真相。
 |
張宏林呼籲,改善系統運作缺失,革除黑畫面、消音、強制登出等,還於民眾清晰、流暢的議事系統。(范詩敏攝影) |
公督盟指出,目前規定非委員本人不得申請複製其錄影與錄音內容,且未經同意不得將影音記錄攜出院外或外借,明顯將立委發言認定為個人之智慧財產。但若依照《著作權法》規範,立法委員為公職人員,立法院質詢內容為「公文書」,並非智慧財產保護的範圍!且依照《政府資訊公開法》,各政府單位應主動公開「合議制會議之記錄」,且未具法定理由不得拒絕民眾閱聽;而《檔案法》規定紙本文書銷毀前應先進行電子儲存再行銷毀,IVOD影音記錄本身為電子檔案,沒有4四年銷毀的必要。
 |
高茹萍則表示,雖影像拍攝應顧及國會形象,但竟已成為議事人員在發生衝突、關鍵討論與表決時,切斷影像訊號的理由。(范詩敏攝影) |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也批,立院將進行兩岸服貿協議的逐條審查,若議事轉播系統未能改善,那顯見只是紙上談兵。他呼籲,改善系統運作缺失,革除黑畫面、消音、強制登出等,還於民眾清晰、流暢的議事系統。
公督盟自2008年以來,每個會期均針對立委的表現做評鑑,選出優秀、待觀察立委。IVOD是指立法院的議事影像資料系統,民眾可透過此系統,直擊立委在立法院內發言、質詢全部過程。民眾觀看IVOD替立委質詢打分數,會列入公督盟的評鑑項目,且比重將佔總體評鑑的20%。
為兼顧多元化與在地化的觀點,本會期巡迴評鑑地點將分區進行北、中、南、東共8場IVOD評鑑活動,每場約二個半小時,在活動中,將介紹公督盟、國會監督工作、並說明如何使用立法院IVOD系統觀看「一刀未剪」的立委問政表現。同時,參與者也將於觀看後進行小組討論及分享,讓來自不同背景、職業、年齡的參與者,能夠互相分享各自的觀點、也開啟生活中輕鬆的政治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