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台北藝術節"安德魯與多莉妮" 細訴老人間深刻情愛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8/15 下午 03:38:21 / 文化藝術

 「你82歲,身高縮了6公分,體重只剩45公斤,但妳依然美麗、優雅,令人心動。我們一起生活了58年,可是我比以前更愛你。我再次感到空虛咬嚙著我空洞的心,唯有你緊緊貼著我,才能將它填滿……」老人之間的情愛有多麼長闊高深。

《安德魯與多莉妮》從阿茲海默的病症出發,探討老人之間的晚年情感。(范詩敏攝影)
 今年台北藝術節的節期活動中,由西班牙庫倫卡劇團(Kulunka)帶來以阿茲海默症為題材的戲劇作品《安德魯與多莉妮》,將於8月16到18號在中山堂中正廳,演出3場。

 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表示,此劇如同「阿茲海默版的鐵達尼號」,以倒敘的方式述說故事,劇中演員戴上面具,沒有任何對白,所以僅能透過肢體表演來傳達劇情,具相當的困難度,但是卻凸顯了戲劇本身。觀眾可以從許多肢體安排的細節之中,去感受情緒的起伏之中的莫測變化,這樣的表演相當精彩。

 主要編劇及演員嘉洛比涅.英紹斯提(Garbiñe Insausti)說,《安德魯與多莉妮》取材於法國社會理論家安德魯高茲(André Gorz)寫給妻子多莉妮(Dorine)的作品《最後一封情書》。在相守58年後,多莉妮被診斷患有退化性疾病,《最後一封情書》就是安德魯在妻子生病期間寫下的情書。

來自西班牙的庫倫卡劇團雖然相當新銳,卻有細膩的表演功力,往往3個人要飾演多達15人的角色。(范詩敏攝影)
 她又說,在2007年時,偶然從報紙上讀到他們的故事,他們因著疾病而重修過往的愛情,令人十分感動,也成為創作這齣戲的靈感。而提到為何以面具來做為表演的模式時,洛比涅.英紹斯提表示,用面具來遮蓋臉部的表情,這種情緒的表達一開始看起來比較中性,所以必須以肢體來突現一切,而肢體又比語言更具有共感性,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當我們在全世界各地巡迴表演時,有許多觀眾,能夠透過肢體的表演,讀出臉部的情感,甚至感動地潸然淚下。

 來自西班牙的庫倫卡劇團,於2010年成立,團名「Kulunka」源自西班牙東北部的巴斯克語,意即母親抱著嬰兒搖來搖去。劇團是一支實驗性劇團,擅長以超越語言的方式,做超越界限的表演。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范詩敏 日期:2013/8/15 下午 03:38:21
關鍵字:台北藝術節,西班牙,阿茲海默,鐵達尼號,耿一偉,面具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范詩敏報導
范詩敏報導列表
"阿斯匹靈國際聯展計劃"探索旅行各種方式
文化藝術 2013/12/27 下午 08:31:29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518國際博物館日起跑 展現博物館文化科技成果
文化藝術 2025/5/14 下午 06:07:0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