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主流媒體 獨立媒體抗衡主流價值的新契機
新網記者吳岱穎台北特稿
2013/9/1 下午 10:56:08 / 新聞媒體
國際記者聯盟舉辦的《2013亞洲論壇-臺、中、港、澳 媒體變革與公民社會崛起》第4場論壇「資本與權力的高牆-獨立媒體的發展與影響」,探討在新自由主義的浪潮之下,傳媒產業淪為經濟貿易自由下的操作工具,但有一群不願將傳媒成「產業」,而把新聞當成「志業」的人建立「獨立媒體」,開始進行與商業化媒體抗衡的計畫。
|
李志德認為新媒體的出現,抗衡主流媒體的機會也跟著增加。(吳岱穎攝影) |
所謂「獨立媒體」的獨立性,是相對於資本與權力的兩股力量,在經濟上發展出自給自足的生存模式。論壇主持人也是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亞洲論壇召集人李志德認為,獨立媒體的成立,來自方方面面的達人所創辦的,這些達人從主流媒體出走,借助日新月異的技術,實踐代代相傳的理想。
大陸獨立媒體「我在中國」(Co-China)論壇幹事與《一五一十周刊》編輯的劉垚表示,Co-China將自身定位為「媒體NGO」,不以營利為目的,雖然大陸對於許多議題封鎖的很嚴重,但他們認為民眾對於如南方周末、莫言、艾未未等新聞內容求知若渴,儘管他們為了不讓官方封鎖,將訊息放在較不明顯的地方,點閱率卻依然非常踴躍。
|
馮小非表示《上下游新聞市集》以「共同辦報人」的方式來籌募資金,內容以調查報導為主。(吳岱穎攝影) |
劉垚表示,當今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新聞卻被要求寫得越來越短,《一五一十周刊》反其道而行,每一篇新聞都寫得很長,也以長文章著稱,讀者要看完文章需要滾動滑鼠上的滾輪好幾回。她認為,新聞媒體低估了讀者的素質,其實有很多讀者很喜歡閱讀清楚交代事件的完整新聞內容,因此《一五一十周刊》有效的將發佈出去的新聞訊息梳理過一遍,交代整個事件的歷史進程,讓讀者充分了解新聞事件的發生經過。
《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之一的馮小非表示,《上下游新聞市集》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專攻深度調查報導。內部分為新聞部門與產品部門。新聞完全獨立,不依附廣告與政府經費;產品部門則以開發、行銷符合自身理念產品的方式,賺取收益,以所得支持新聞事業。
馮小非表示,《上下游新聞市集》以「共同辦報人」的方式來籌募資金,將「共同辦報人」以商品的形象包裝出去。上下游的經營是以商品部門的營收來養新聞部門,她發現,許多購買上下游的商品的民眾,在購買商品時看到「共同辦報人」300元的商品,就會順手加入購物車清單中,有時還會忘記已經購買過,再次購買成為「共同辦報人」,成為上下游新聞市集2年的會員。馮小非認為,獨立媒體最重要的就是自給自足,不受任何外力控制,每個獨立媒體生存的方式都不一樣,而上下游幸運的找出它營運的模式。
|
黃哲斌談到《懶人時報》的發想緣由,就是試驗一整年都不要看報紙、買報紙,也不要看電視新聞,完全從網路、Google+和Facebook看新聞,會不會漏失掉想要看到的新聞訊息。(吳岱穎攝影) |
黃哲斌在主流媒體打滾多年,最後卻選擇出走,轉以網路作為抗爭工具,成為一名自由新聞工作者。黃哲斌表示,置入性行銷風氣盛行,新聞價格大於新聞價值,所以他決定離開媒體企業,改當部落客宣揚理念。黃哲斌指出,公民新聞在當今更顯重要,記者也能運用新的媒介發聲,掌握嶄新的編輯權、詮釋權與傳播權。
因為新媒體的出現,讓新聞的未來走向充滿各種不同的可能,黃哲斌提出了一個「公民編輯」的實驗,於2012年2月14日在臉書成立了《懶人時報》。黃哲斌表示,《懶人時報》的新聞來自臉書、推特(Twitter)、Google+,不主動去看新聞網站,希望找到突破主流媒體的新聞詮釋,重新建立另一個新媒體來抗衡。
李志德表示,主流媒體難免受制政治權力或資金、內部階級結構,而失去獨立性。但仍是有部分媒體人不把媒體當「產業」而當成「志業」,運用新型科技媒介與主流抗衡,既堅持理想之餘也謀求生存之道。具備公共性和獨立性的新媒體一旦發展成熟,必然能影響社會,創造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