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完全拉赫曼尼諾夫" 陳瑞斌台灣首演拉氏3首夜曲
新網記者吳培婷台北特稿
2013/9/3 下午 08:09:56 / 文化藝術
今年是拉赫曼尼諾夫的誕辰140周年,華裔鋼琴家陳瑞斌舉辦「傾聽完全拉赫曼尼諾夫」紀念音樂會,將於9月10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其中拉氏3首夜曲是亞洲首度公開演出。
 |
鋼琴家陳瑞斌說明將舉辦「傾聽完全拉赫曼尼諾夫」紀念音樂會。(歸鴻亭攝影) |
出生於台灣,有「天使手指」之稱的陳瑞斌,今日特別帶母親難得現身記者會,他說,13歲即一人遠赴維也納學琴,為了省錢很少打電話回家,當年又沒有網路視訊可以使用,也不會使用網路,所以每週只能透過書信和家人聯絡,一年就只有兩次機會能用電話和家人說話互相問候,所以這次請媽媽一起到台北參加記者會,分享他成功的榮耀。
陳瑞斌表示,因為自己家境清寒,長達10年在異地無法與家人見面,對拉赫曼尼諾夫在俄國政治局勢的迫使之下,餘生20年都在美國度過,無法回到故土,流落異鄉的心情很能體會,時常沉迷在他的音樂裡;陳瑞斌說,從小沒人教如何彈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是從幾位老師的描述與生活歷練去感受自我摸索出來的。
提起這段學琴之路,陳瑞斌坦言當十分孤獨,羨慕同年齡的孩子有家人陪伴,現在回憶那段苦日子,一個禮拜寫一封信回家,有一次想家再加上感冒生病,不得已打電話給母親,母親難過之餘,仍教導其必須忍耐。因此,陳瑞斌說,做音樂是要吃苦的,以前參加比賽,都要考量比賽的獎金優不優渥,夠不夠支付他的生活費和投資下一場比費的費用。
 |
陳瑞斌以拉氏風格即興演奏《似曾相識》主題曲。(歸鴻亭攝影) |
陳瑞斌指出,在台北與國外演奏的感受不一樣,在國外,彈奏高難度的曲子,是為了讓主流媒體佩服,在台灣,是以一種分享的心情來演奏。這次他將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的3首《夜曲》、《前奏曲D大調》、《音畫練習曲D大調》與整套拉赫曼尼諾夫鋼琴改編曲。
被歐洲樂評譽為20年才出現的一個天才,也是首位華人音樂家連續兩晚現場演出拉赫曼尼諾夫所有5首鋼琴協奏曲驚人紀錄的陳瑞斌,16歲在義大利的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獲獎嶄露頭角,之後屢在重量級國際鋼琴大賽獲勝,取得包括魯賓斯坦(以色列)、蕭邦(波蘭)、Bachauer(美國)、卡拉斯(希臘)、維也納(奧地利)、Manresa貝多芬獎(西班牙)以及義大利的拉赫瑪尼諾夫、羅馬、貝里尼、Stresa等比賽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