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推"跨域合創計畫" 從翡翠到彩虹邁向國際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3/9/5 下午 09:24:02 / 電子政府
為使臺灣文化持續在國際發光,文化部今年首度推出補助金額高達千萬的「跨域合創計畫」,以促成跨國文化機構結盟為目標,讓台灣有更多管道與國際對話。
 |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長王更陵說明該部今年首度推出補助金額高達千萬的「跨域合創計畫」。(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長王更陵表示,文化部繼增設「文化駐點」,以及推動「文化光點」外,今年的「跨域合創計畫」是鼓勵「國際機構 vs 臺灣機構」的升級版,從過去多以補助民間個人或單一團體的交流形式,更進一步以促成跨國文化機構結盟為目標,鼓勵跨國與跨域合作,以建構長期永續國際交流網絡。
王更陵說,跨國跨域的跨文化結盟就像搭一座「彩虹橋」,透過鼓勵兩國或兩國以上的單位共同創意、討論激盪、know-how的交換、合作執行,最後到成果的共同發表,藉此串聯、整合國際機構的豐厚資源,建構長期永續的國際交流網絡。
他指出,文化部長龍應台以「彩虹」為這項創新的台灣文化國際推廣計畫命名,隱含多樣文化的彩色與跨越兩端的連結,希望成功促成跨國與跨域機構共同創作,以及合創成果的跨境分享。
這項計劃於日前公布後已引起包括荷蘭、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英國、美國、德國、義大利駐華機構的關注與詢問,國內則有300多個民間團體參與計畫說明會,表達高度興趣。
 |
文化部以促成跨國文化機構結盟為目標,讓台灣有更多管道與國際對話的企圖心頗為旺盛,成效有待實施後檢視。(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指出,以我國雲門舞集曾與視覺藝術家蔡國強先生合創《風.影》,從舞台的創意概念,服裝的視覺效果,到舞者與影子的虛實幻象,到聲音場域的鋪陳,蔡國強與林懷民共同創意激盪推出另人驚艷新作。另外2012年兩廳院曾邀請法國編舞家穆哈‧莫蘇奇(Mourad Merzouki)與我國時尚設計師古又文合作《有機體》,穆哈從古又文的作品發現「編織」與「編舞」有著相似靈魂,親選五位臺灣現代舞舞者與五位法國「新街舞」舞者參與演出,將「編織」發展成為創作概念,讓舞者身體化為織針,讓舞者的動作牽引成看不見的線條,舞者也穿上古又文特別開發的立體針織服飾,共同打造出跨界閃亮的舞蹈新語言。
另外,為打破長期面向歐美,卻對東南亞鄰邦文化感到有距離的現象,文化部也首度提出「翡翠計畫」,以「翡翠」象徵東南亞潤澤質地的多元文化,希望能藉此加深對東南亞鄰居的認識與關心,打破台灣社會對東南亞的陌生感。王更陵說,「翡翠計畫」補助金新臺幣500萬元,8月30日截止後已有17件提案。
「跨域合創計畫」徵件作業將在9月30日截止,獲選案件可獲得300萬至1,000萬補助,申請資格及方式可自文化部官網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