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不對等服貿協議 5大金融危機國安體系擋不住


新網記者吳培婷台北特稿
2013/9/6 下午 10:26:26 / 兩岸關係

 由台大公共經濟中心和台大經濟系舉辦的《如何簽訂服貿協議,共創兩岸雙贏》系列研討會,結合學界、社會NGO、前任政府與產業界相關人士,以公開討論方式,審視《兩岸服貿協議》不合理之處及對產業、社會、國家安全帶來的衝擊與影響。

由台大公共經濟中心和台大經濟系舉辦的《如何簽訂服貿協議,共創兩岸雙贏》系列研討會,今日第場談如何防護國家安全:金融隱私、交通運輸、基礎建設。(歸鴻亭攝影)
 第3場如何防護國家安全:金融隱私、交通運輸、基礎建設今日舉行,學者專家皆指出若依照目前政府簽訂的《兩岸服貿協議》開放承諾,將會影響我民主自由、國家安全、弱勢產業和全民福祉,呼籲政府立即終止此協議,重新與中國展開談判。

 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表示,大陸政府於2010年曾呼籲,陸資登台應等一等,待簽完協議後再說,就是要故意等我們大幅開放後,再大舉入台。然而,服貿協議的開放是不可逆的、退場機制繁雜且困難,和現行投資許可辦法相比,我方將失去主控權、服貿開放不對等也會大幅限縮台灣投資地點、加速我方人才資金外流、自然人開放寬鬆將導致大量中國人移民來台,以及我方業者受中國威脅利誘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律師賴中強指出,5大金融危機,包含風險、客戶信用資料、群帶政商關係一體化,併購帶來的解僱與失業潮,以及兩大金融體系將弱化台灣金融監理與貨幣政策主權。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副研究員邱文聰提出警告說,兩岸在沒有簽署資訊保障協定情況下,就簽署服貿協議,讓台灣暴露在資安風險中,台灣企業將員工、客戶等企業資訊攜帶至中國,就不再受台灣法律保護,等於是「自投羅網」;而台灣開放中國銀聯等金融業在台灣設分支機構,也是「引狼入室」,讓中國能輕易在台灣蒐集國民個資,再以特定形式傳回中國。

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認為服貿協議的開放是不可逆的、退場機制繁雜且困難,和現行投資許可辦法相比,我方將失去主控權,受中國威脅利誘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歸鴻亭攝影)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副教授董立文表示,經濟部在回應外界疑慮的新聞稿中指出「陸方在我方要求下逐步解除限制、開放印刷等涉及意識形態之業別」。對中國政府而言,開放「涉及意識形態之業別」就會涉及國安疑慮,經濟部此舉根本是「不知何為中共」、「不知何為國家安全」,且台灣對中國的大規模開放,已經超過國安系統的負荷,連國安局長也曾承認「到處都有不該來的人」。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常務理事董羽英則質疑,陸資、陸銀進入台灣金融產業,必須要考量監理法規環境,以及其執行強度是否可以承受,目前台灣的金融環境沒有準備好,一旦開放陸資參股,就可以用董事身分進入本國銀行的公司治理,屆時如何保護用戶的個資、善盡內稽內控,都是問題。此外,若從工會角度來看,台灣銀行業目前已經過度競爭,一旦開放陸銀加入,勞工的勞動條件勢必更加惡化。

 專家學者呼籲,大規模與多領域的開放,已經超過我國國安系統負荷,建議投資審議委員會納入國家安全單位;針對國家安全產業,進一步立法規範投資範圍與程序;立法明訂中資相關規模或金額必須採公聽會程序;強制中資產業必須公開其股權結構、財務與產業資訊。在服貿協議的開放下,努力爭取雙贏。

 
頻道:數位傳播 分類:兩岸關係
專題:吳培婷 日期:2013/9/6 下午 10:26:26
關鍵字:服貿協議,金融危機,國安體系,NGO,陸資,陸銀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吳培婷報導
吳培婷報導列表
國人規律運動比例上升 女性運動人口大增
有氧健身 2013/12/10 下午 05:39:13
器官捐贈加註健保卡 投入"遺愛人間"行列
公益慈善 2013/12/9 下午 06:02:20
兒少創意LOGO設計賽 入選圖案將製成宣導品
青少兒童 2013/12/8 下午 04:22:13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