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古典詞賦跟上時代 王翼奇結合現代用法幽默創作
新網記者范詩敏中國浙江杭州特稿
2013/9/29 下午 09:20:48 / 文化藝術
王翼奇善詩文、工詞賦,同時也寫得一手好書法,自幼從「羅丹體」學習,但更別有一番瀟灑風味,字如其人,說起話來,不僅詩詞文賦侃侃而談,也相當風趣。
 |
書法兼古典詞賦家王翼奇在杭州西湖畔及知名的湖畔居有其書法作品。(歸鴻亭攝影) |
他說,自己從小看著二姐手抄《秋風詞》,看著看著,看出了些端倪,看出了興致,便開始嘗試創作。在書體上,喜歡漢碑,他的變體來自於多家讀帖,首重「讀」,以目觀貼,心慕手追,心至手到,廣泛吸取百家精華,才能創造獨家變體。
王翼奇的賦並非如古賦那般因時代久遠,而令人難以親近。他說,辭賦當注意與當代相連,要能讓現代人能意會,所以賦裡頭的意境融入了更多寫實性和近體詩的元素。他進一步指出,賦應當和時代、和大眾緊密結合,使人能更易親近。譬如,他的《杭州賦》首句這麼寫道,「吳越雄州,濤湧東南形勝,人文都會,星馳卓勞大家」。就以寫實的口吻來介紹杭州地靈人傑,人才輩出的特色。
談到歷代文學,王翼奇認為,唐詩,美艷之母也;宋詞,隽爽之父也;清詩,唐宋之寧馨兒也。他喜歡清詩,因為清詩融合了唐宋神韻,卻又能發展出自己的獨特風貌,相當有趣。
 |
王翼奇(右)在湖畔居接受本網總編輯麻念台訪談其一生創作歷程。(吳岱穎攝影) |
王翼奇的賦,表現的靈活生動,比如賦通常是不可重複性的,他的《題杭州白蘇二公祠》:黎庶至今思,湖山俎豆雙賢守;風華終古在,唐宋詩詞兩大家。他以雙賢守的「雙」,兩大家的「兩」,來引導二公祠的「二」。他說,「雙」、「兩」、「二」其實都是同一個意思,只需用不同的字眼,不就可以在規範之內達到相同的效果了嗎?
王翼奇,原名蕭佛壽,字羽之,祖籍福建省南安縣,出生於廈門市,現居杭州。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功底及書法造詣深厚。是中國當代古典文學家,駢體文、詩詞家,楹聯家,書法家。出版有《笠翁一家言文集》、《汪莘曹彥約詞注》、《兒童版精選古詩一百首》、《毛澤東欣賞的古典詩詞》等,著有《綠痕廬詩話•綠痕廬吟稿》收錄歷年創作詩話、詩詞、楹聯、駢文等作品數百篇、《集句對聯》、《王翼奇駢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