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研究團隊首次發現 變性欲症者大腦機轉與眾不同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10/7 下午 07:53:53 / 兩性關係
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組成研究團隊,從腦科學研究的觀點出發,證實變性欲症者身心反應的腦神經運轉不同於一般人,是一個特殊族群,應給予接受與尊重。
|
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組成研究團隊,發現變性欲症者身心反應的腦神經運轉不同於一般人,為世界上首次新發現。(范詩敏攝影) |
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鶯喬表示,目前國內外的案例中,變性欲症者人數都是男多於女,而國內女性變男性的比例則高於國際。李鶯喬說,如要進行變性別重建手術,需經過3個階段,精神科醫師至少3個月的評估,由婦產科或新陳代謝科醫師開具荷爾蒙治療,並經2年以異性角色適應生活,另外還需要有2家不同醫院精神科醫師開具手術轉介書,方能進行手術。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謝仁俊指出,研究中找了41名變性欲者,利用「功能性神經聯結磁振造影」技術,讓變性欲者觀看色情影片、以及一般男女對話的影片,發現不管在何時,變性欲者都強烈的認為自己是另一個性別,而非原本天生的生理機能性別。而且變性欲者在「男女性別表徵」、「自我意象身體表徵」的神經迴路,以及身心反應的腦神經機轉都與一般人不同。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謝仁俊表示,變性欲症身心反應的腦神經機轉都與一般人不同。(范詩敏攝影) |
這次的發現堪稱世界首見的變性欲者身心靈的腦科學研究,證明變性欲者性別表徵的腦區與負責社交功能的社會腦區,神經網絡聯結方式與一般的人很不一樣,這個研究並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PLoS ONE》。
李鶯喬說,變性欲是診斷為性別認同障礙中最極端的狀況,心理上的性別與生理性徵明顯不一致,以致個案對自己的外表、甚至到公共場所該進男廁或女廁,都會引發困擾,也受到旁人側目。在她18年來診治過的個案中,有半數曾併有憂鬱症,在手術前不僅要努力爭取社會和家人的認同,術後又要承受極大的身體上的痛苦,以及復健和長期荷爾蒙治療,盼社會大眾能給予這些特殊的族群更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