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小漁村發展故事 高雄"'紅毛港文化園區"動土
新網記者康 犁台北特稿
2010/3/13 下午 04:45:29 / 電子政府
今天下午,高雄紅毛港文化園區整建計畫進行動土典禮。市長陳菊率領市府團隊,與數百位紅毛港鄉親一起見證紅毛港的蛻變。
|
高雄市長陳菊(左二)與多位貴賓參加紅毛港文化園區動土典禮。(顏宏庭攝影) |
陳菊表示,紅毛港遷村過程艱辛,儘管「紅毛港」已在歷史消失,不過,紅毛港人引以為傲的歷史、文化等,都將隨紅毛港文化園區的整建予以保存、記錄。
紅毛港於民國96年完成遷村的動作,畫下40多年來因高雄港擴張而禁建的句點。不過這樣的特殊限制,也形成少見的血緣型聚落生活型態、漁村文化和角廟宗教信仰。
為了保留歷史建物與文化習俗,高雄市文化局著手規劃興建『紅毛港文化園區』,涵蓋範圍包括原有的高字塔藝術文化園區、第二港口、第十號船渠以及紅毛港舊聚落,將以三大主軸及五大特色呈現。
|
高字塔餐廳,基座將規劃360度旋轉,民眾可以邊享用餐點邊欣賞大船入港。(顏宏庭攝影) |
三大主軸分別是,第一,高字塔旋轉餐廳。這座餐廳可以360度旋轉,搭配聲光、水舞,未來民眾可以在用餐時同時觀看大型貨船入港,別有風味。第二,保留及活化紅毛港聚落。透過拆遷保留下來的建築構件如立面、堂門、門匾等,以遺跡展示的手法重建,不管由海路或陸路,都會在這座新舊元素的空間交會。第三,產業遺跡轉型利用。過去運送煤礦的運煤輸送道將變身為景觀平台,民眾可以踏在空中木棧道上欣賞園區風景。
五大特色則是保留、展示紅毛港過去興盛的五大產業,包括烏魚、卡越仔(單拖網漁船)及帆筏、養蝦、潟湖、宗教信仰角頭廟等,以主題展示館和戶外兒童遊具的方式呈現,文化局表示,會購置三艘輪船載運民眾,假日舉辦市集,未來也會納入中小學戶外教學的景點,讓學生瞭解豐富的產業意象。
紅毛港文化園區占地3.42公頃,由張瑪龍建築師團隊設計及監造,預定100年12月完工啟用。
動土儀式同時也是《紅毛港遷村實錄套書》發表會,這部套書共有六冊,圖文兼具,將是瞭解紅毛港的產業、地政與戶政、歷史、港務和文化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