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嚐鮮團 跟著"嚐鮮大使"尋訪在地食材
新網記者葉婷娜台北特稿
2013/10/21 下午 08:43:47 / 美饌饕餮
農委會透過「吃當季、玩在地」的理念,甄選出兩位愛台灣、愛旅遊、能說能寫、能攝影的素人,專任「嚐鮮大使」,將以1個月的時間從北至南走訪10縣市與13個休閒農業區、超過40多家休閒農場及田媽媽班,體驗在地文化,品嚐當季食材。
 |
25歲的張凱傑(右一)和29歲的曾芃茵(左二)擔任「嚐鮮大使」。(歸鴻亭攝影) |
從宜蘭的三星蔥、新竹的柿餅一路延到南投的筊白筍與高雄美濃的白玉蘿蔔,在台灣各地所產製不同的當地美食,都有它們別有一番的獨特風味,這次農委會從40名參賽者中,選出2名素人,擔任「嚐鮮大使」,分別是25歲的張凱傑和29歲的曾芃茵。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希望藉由兩位嚐鮮大使走進鄉間,進行農業深度之旅的經驗,未來能讓所有消費者、國內外觀光客瞭解如何享受休閒農業以及懂得安排行程,並做為經營者改進的參考。
 |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希望藉由兩位嚐鮮大使走進鄉間,進行農業深度之旅。(歸鴻亭攝影) |
台南出生的曾芃茵熱愛台灣土地與農業,進入農鄉之後更是不可自拔,現場她製作的便當「托泥的福」,使用了台南素材土魠魚與新鮮芋頭泥,再以各地新鮮水果搭配,廚師吳秉成品嚐後對此新意與創意讚賞不已。
另一位擔任「嚐鮮大使」的張凱傑表示,利用1個月的時間從北到南走訪10縣市,讓更多人知道台灣觀光農業樂趣及在地食材美味。
除了「嚐鮮大使」的宣傳外,在場的還有特地從宜蘭縣來的冬山河產業發展協會,以宜蘭有的新鮮食材所製作的飯糰,使用材料有,「筊白筍」、「南瓜」、「鴨賞」、「吻仔魚」、「泡菜」、「花生」,而特製成的飯糰形狀也別有意義,像是「鴨子」象徵冬山河人家趕鴨的畫面等。
 |
農委會透過「吃當季、玩在地」的理念,啟動「寶島嚐鮮團」。(歸鴻亭攝影) |
農委會表示,2位嚐鮮大使預計從宜蘭出發到高雄,駐足10縣市,走訪13個休閒農業區、超過40多家農場,體驗近百種食材,其中包括宜蘭縣三星鄉蔥仔寮、台中市新社區菇神餐廳、雲林口湖捕撈烏魚、台南市官田區菱角田等地,希望藉由年輕人的巡迴介紹,讓民眾們可以更加的認識當地食材,鼓勵民眾可以闔家出遊同時,來趟以食材為主的農業旅遊,進一步更了解的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與鄉間風情。
「嚐鮮大使」也將在旅程中幫農委會宣傳「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環保低碳的觀念,想要知道他們現在在哪體驗有趣的在地文化,可搜尋「寶島嚐鮮團」加入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