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連結"實驗性典藏 突破傳統策展引發新思維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10/25 下午 09:49:03 / 文化藝術
台北市立美術館即將迎接30週年慶,首次推出《斜面連結》實驗性典藏展計劃,邀請3位新銳策展人王咏琳、秦雅君與蔡明君,分別就個人關注的重點提出對典藏作品的重新詮釋,希望帶給觀眾不同以往對藝術品的觀賞方式與詮釋的角度,以及對固有的展覽空間的奇趣體驗。展期從10月26日到明年2月16日。
 |
台北市立美術館即將迎接30週年慶,首次推出《斜面連結》實驗性典藏展計劃。(范詩敏攝影) |
北美館館長黃海鳴表示,這次的展覽以北美館典藏品為主,從4,500件藝術品中,藉自己的策展觀點與作品的選件編排、展場設計等,分別策畫三個微型展覽單元。
他指出,一般我們所熟悉的典藏展策劃方式,不外乎從原初的典藏脈絡中抽取個別作品,然後置放於某個主題展之中。更多的情況是典藏品被放在一個類似氛圍的空間脈絡中,或是被放在一種發展演進的時間脈絡中。《斜面連結》跳脫單依時間或空間爬梳脈絡的策展模式,企圖斜向連結並置不同時代且跨領域及歷史脈絡的典藏品,以構成引人反思與奇想的條件。
 |
蔡明君的策展《待續》以時代來區分展間,空間仍維持館內既有建構,企圖探討作品與展場空間的微妙關係。(范詩敏攝影) |
黃海鳴說,展名《斜面連結》意思在於跳脫一般典藏品展覽既有的策劃模式,3位受邀的策展人無須依據作品的歷史年代、主題脈絡或種類媒材等選件限制,嘗試在數千件的作品之中拉出一條無形的斜切線,以各自的策展論述為背景,斜向連結不同時代且跨創作領域、歷史脈絡的作品,藉由展出塑造一個嶄新且引人反思與想像的敘事文本。
蔡明君的策展《待續》以時代來區分展間,展場以低限度地方式處理,她說,想維持北美館本身的氣息和記憶,能讓觀者看到更多作品和北美館空間的微妙互動,展品從1929到2011年,望觀者能從過去百年歷史記憶,重新思考現在、展望未來。
王咏琳的《失重》探討從現在的角度想像未來,從1992年的作品開始,由作品本身去建構展覽空間,帶領觀者去想像未來的未知世界,刻劃荒蕪的時間漫遊。
秦雅君的《我在中山劉公館》,把展場布置成舒適的家庭空間,企圖探討以往在公眾場所的觀展經驗,被挪至私人空間時,所產生的感官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