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愛樂兩大首席暨楊雪霏11月連袂演出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10/31 下午 04:57:59 / 文化藝術
新象文教基金會將在11月份於國家音樂廳推出兩場新鮮難得的音樂會,11月10日有柏林愛樂兩位首席演奏家的演出:帕胡德與藍格拉美的早安音樂會;隔日亦有吉他演奏家楊雪霏的獨奏會。
 |
台灣吉他學會常務理事張益授介紹華人音樂家楊雪霏。(歸鴻亭攝影) |
台灣吉他學會常務理事張益授表示,楊雪霏身為華人音樂家,能立足於國際古典吉他界實屬不易。尤其能跳脫出共產主義國家的框架外,走出自己的音樂風格更是難得。
張益授說,楊雪霏曾經創下許多「第一」的紀錄,比如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古典吉他音樂家、中國第一個進入音樂學院學習古典吉他並且以此為職業的音樂家、第一位獲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全額獎學金的中國留學生、第一位和世界四大唱片公司簽約的亞洲吉他演奏家等。
 |
自左至右為吉他演奏家楊雪霏、長笛家帕胡德與豎琴家藍格拉美。(新象文教基金會提供) |
這次楊雪霏也帶來許多頗具挑戰性的曲目,有技巧艱深的巴哈的《夏康舞曲》、英國作曲家布列頓歌劇《榮光女王》中「宮廷之舞」的改編版、舒伯特藝術歌曲等。下半場則帶來富含多國民族曲風的音樂,包括蘇格蘭色彩的德布西《棕髮少女》、法國當代作曲家狄恩斯揉合印度與西班牙風格的《天秤座小奏鳴曲》。
新象文教基金會這次邀來的兩位柏林愛樂首席演奏家帕胡德與藍格拉美的組合,以少見的長笛與豎琴相互搭配演出,將帶來以薩馬拉的歌劇《可思達》所譜寫而成的幻想曲、舒曼為雙簧管和鋼琴而做的《幻想小品》、莫札特給小提琴和鋼琴譜成的《E小調奏鳴曲》、皮亞佐拉的《探戈的歷史》、德布西的四手聯彈《船》、拉威爾的《哈巴奈式作品》等,讓樂迷一享難得一見的頂尖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