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癌症勿聽信偏方 耐心治療才有一線生機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3/11/7 下午 07:03:41 / 醫療保健
現在癌症治療成功率已達5成以上,仍有不少患者因病急亂投醫、誤信偏方或他人經驗,往往拖到不得已才就醫,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
民間醫療團體攜手打造「4GOOD抗癌關鍵」,呼籲病友正視疾病,才能重獲健康。(范詩敏攝影) |
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腫瘤護理學會與台灣禮來攜手打造「4GOOD抗癌關鍵」,為病友統整確診癌症後接下來將面臨的治療過程指引。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曹朝榮表示,通常病人被告知罹患癌症時,心理的衝擊比生理不適還要嚴重,聽到罹患癌症的震撼比癌症本身來得恐怖;其實病友本身對癌症的偏差印象,如害怕面對、不知如何面對和不適當方式面對,反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說,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台一年新增9萬名癌症患者,不過有9,100多人沒有申報治療的紀錄。除了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佳,擔心無法承受治療的副作用,有些患者則是有錯誤觀念。
 |
關懷大使林青蓉呼籲癌症病友及家屬充分瞭解病情、對症下藥、勇於接受治療。(范詩敏攝影) |
王正旭說,這些錯誤觀念,包括「一聽到中晚期就覺得沒救了」、「用輔助方式或偏方取代正規治療」、「別人有效的治療方式也對自己有效」、「擔心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化療」、「被副作用嚇到,或遇到復發就中斷治療」等,讓病友對接受治療裹足不前,四處打聽其他療法,甚至過了一年,因為身體狀況太差,才又回到醫院。
王正旭建議,不同癌症期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最好不要聽信別人的經驗、以蜂膠、靈芝等偏方完全取代治療,至於擔心化療副作用大,則要密切注意自己的營養、以及免疫力,他也說,癌症復發對病友打擊很大,但及早發現復發,相對的也能調整治療對策。
這次的關懷大使林青蓉表示,身為病患家屬,她從照護家人的經驗中學習「認識它、正視它、瞭解它」,進而「打敗它」,也呼籲病友及家屬充分瞭解病情、對症下藥、並勇於接受治療。
因此除了醫療團隊的協助外,病友本身的自我調適也非常重要,除了控制飲食、適當運動以及充足睡眠,也要保持正向和積極的心態,不輕易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