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外澳海岸 避免財團觀光化保護區變更旅館區
新網記者葉婷娜台北特稿
2013/11/11 下午 03:15:08 / 人權社會
拒絕保護區變更為旅館區,今日下午在內政部營建署前聚集特地從東北角外澳北上前來的居民,呼籲守護外澳海岸。
 |
外澳居民今日特地前北上抗拒讓財團入侵保護區讓國有地私有化。(葉婷娜攝影) |
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委員會今日下午審查「變更東北角海岸(含大溪海岸及頭城濱海)風景特定區計畫(部分甲種住宅區及景觀保護區為乙種旅館區)」一案,此案若審查通過,將大幅放寬標準,讓外澳海岸可進駐三層樓之觀光飯店,而財團早已虎視眈眈,等待此一放寬就可以「合法」進駐外澳。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蔡中岳表示,經過台二線宜蘭頭城濱海路2段,一幢6公尺高的白色阿拉伯宮殿建在路旁,這棟建築的所有人、友愛企業集團老闆林昭文日前提出將原有私人阿拉伯宮殿土地0.6公頃,往外擴大到1.7公頃,將該段外澳海灘改建為36個房間數的觀光旅館。
蔡中岳說,這件外澳海岸土地變更案,變更的範圍約1.75公頃,而要將其中的甲種住宅區0.6855公頃,景觀保護區1.0604公頃,未來都變更成乙種旅館區。
守護外澳海岸聯盟發起人魏寶惠表示,景觀保護區本來只能做適度修繕與增建總面積不得超過150平方公尺的建築,但變更為乙種旅觀區後,建蔽率從0%變成40%,容積率更從0%變成100%,明顯就是為開發建設而更改。
魏寶惠指出,在計畫當中有3棟9間度假別墅、27間海景套房、游泳池都規劃在國有地景觀保護區上。在2009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記載,「景觀保護區內土地,以維護優美自然景觀為主」,但如今卻要門戶大開、歡迎建設的表態,外澳礁岩區生態豐富,屬漁業資源保護海域,維護自然景觀不再。
 |
外澳居民船長李登賢發表言論,代表在地居民反對保護區變更旅館區。(葉婷娜攝影) |
住在外澳的船長李登賢表示,外澳礁岩區生態豐富,是美麗的礁石岸,屬漁業資源保護海域,平時可捕獲龍蝦、鰻魚苗,是當地漁民的生計來源,沙灘常見沙蟹、寄居蟹;婦女們除了照顧孩子,也會到海邊採石花菜、海菜,補貼家用。一旦開發為旅館後,可能排放的廢水將污染海洋,漁民們賴以維生的漁業資源也會漸漸減少。
前來聲援的外澳居民反應,目前白色阿拉伯式建築物高度明顯超過現有規範的7公尺,藍色的海域只剩下高牆與巨石阻擋;在生活機能上,也因私人長期將國有地作為庭院種植花木,佔據海堤不說,還得使所有人必須繞道而行走下海灘,有時碰到海水漲潮,更必須走上危險的濱海公路,與砂石車同行,就連讀在外澳分校的學童也要與砂石車爭道,讓人十分擔心。
抗議居民強調,外澳不缺遊客及旅館民宿,缺少的是政府真心關注。根據計畫書,外澳遊客人數高居東北角第3名,僅次福隆及大里遊客中心,希望內政部委會否決外澳海岸土地變更案,讓外澳居民有塊完整的自然地貌景觀,讓生態得以維持、漁民生計可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