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動物園生態鳥園重新開放 百鳥爭鳴吸引民眾


新網記者李善閔台北特稿
2013/12/7 下午 03:55:12 / 生態環保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生態鳥園今日重新開放參觀,同時加入新朋友澳洲冠鳩和紫蕉鵑,歡迎民眾一同參觀。

今日上午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生態鳥園的開幕活動上,教育局副局長馮清皇特別呼籲野生動物教育及環境教育的推廣及重視。(凃韋君攝影)
 動物園園長金仕謙表示,生態鳥園自101年開始進行網籠全面更新工程,也重新改善及規劃棲地整體的環境,期待能提升鳥類的生活品質空間。重新整建過的生態鳥園,將原來展示猛禽的「籠中籠」拆除,讓生態鳥園更加寬敞與明亮,也讓民眾可以近距離觀賞鳥類的各種姿態,相當適合民眾深入學習與體驗鳥類生態。

 金仕謙說,近距離的接觸除了要民眾停下腳步慢慢觀賞外,還有一個教育意義,就是要孩子們學會如何尊重,不要伸出手去驚嚇動物。

 教育局副局長馮清皇認為,生態鳥園用一種可以細膩觀察鳥類的方式重新呈現於台北動物園,這不只是在提倡野生動物保育、環境教育,也是讓未來的主人翁和鳥類一同享受快樂成長的感覺。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袁孝維表示,鳥類的環境需要民眾一起來維護,入園時要輕聲細語,不遺留垃圾,這樣才能使生態鳥園永續長存。

生態鳥園重新開放,吸引眾多民眾前來參觀。(李善閔攝影)
 新開放的生態鳥園共展出32種,約200隻鳥類;由於所有的鳥類都生活在同一空間,生態鳥園將生活環境近似的競爭鳥種分開,如黑頸冠鶴競爭的灰頸冠鶴明年將在隔壁的水禽池和大家見面;同樣競爭不過林鴛鴦的鴛鴦,也搬遷到隔壁的水禽池。因此,展示物種以鳩鴿類及椋鳥類為主,鶴類及雉雞類為輔,再搭配一些較有特色的鳥類。

 生態鳥園的鳥類大致分別生活在水池區、地面層級樹林中上層。澳洲冠鳩生活在地面層,地面上有鄰近的樹木或灌叢的落葉,提供翻開落葉找食物的機會。動物園也在地面設置砂坑,提供他們在陽光照射處進行日光浴或沙浴,其中一對澳洲冠鳩已經開始築巢;紫蕉鵑則生活在樹林中上層,色彩相當鮮豔。

 動物園表示,為了民眾自身與鳥類的健康考量,進出鳥園時請記得踩踏綠色的消毒墊,並請不要做出餵食、接觸或驚嚇鳥類的動作。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生態環保
專題:李善閔 日期:2013/12/7 下午 03:55:12
關鍵字:動物園,生態,鳥園,猛禽,野生動物,鴛鴦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李善閔報導
李善閔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文化部今首個預算解凍部會 34億全數解凍
電子政府 2025/5/7 下午 04:12:16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2025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系列節目即將啟售
文化藝術 2025/5/7 下午 0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