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正典" 愉悅性古典音樂帶領觀眾回到18世紀
新網記者凃韋君台北特稿
2013/12/12 下午 04:12:08 / 文化藝術
古典音樂是可以讓人放鬆、感覺舒服、自在的音樂,為重現「古樂」文化,科隆古樂團創辦人萊哈德.戈貝爾(Reinhard Goebel),以現代樂器重現古樂精神,帶給觀眾古典文化沉澱後的愉悅感受,詮釋巴赫、莫札特與海頓作品的細膩風采;同時,年僅14歲的台灣小提琴家王子欣也將同台表演。
|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左)介紹,科隆古樂團創辦人萊哈德.戈貝爾(右)。(歸鴻亭攝影) |
萊哈德.戈貝爾主張音樂詮釋應回歸原時代的音樂語法,因此與國家交響樂團(NSO)演練時,時常提醒團員演奏時不要有太多抖音;不論是以現代演奏手法呈現,或是以參照古典樂派時期樂器演奏方式及史料考證,萊哈德.戈貝爾都擅長兩種演奏方式,讓他帶領的樂團有不乏味的演出。
演奏巴赫、莫札特與海頓作品,呈現了巴洛克後期到古典前期時代的風格,萊哈德.戈貝爾表示,歐洲古典樂平均每30年會轉變一次風格,雖然各屬不同時期的音樂家,但其音樂作品有相繼被影響的作用,古典派的音樂,即使到現在,還受到世人的喜愛與感動,不僅能滋潤人們的心情,還有啟發人生的意義。
|
台灣小提琴家王子欣演奏神情。(歸鴻亭攝影) |
年紀輕輕的王子欣,年僅14歲,演出經歷已相當豐富,她認為,小提琴演奏的聲音就像人歌唱的聲音一樣優美,對於小提琴的耐心也遠遠超過5歲起就學的鋼琴;面對同樣一首曲子,王子欣能夠立即調整,改用古樂的技法演奏,常被喻為天才型小提琴家。
充滿活力的萊哈德.戈貝爾說,古典時期的音樂其實要讓人有開心的感覺,不止演奏者,要也能讓聽眾感染到喜悅的心情;談到曲目的安排,他說,要讓觀眾明白,在18世紀,古典樂是沒有指揮的,而這次演出的巴赫《第4號管絃樂組曲》、莫札特《G大調第3號小提琴協奏曲》與海頓《第101號交響曲─時鐘》這3首曲目,會用當時年代的演奏手法,呈現巴洛克後期到古典前期的轉變風格。
《古樂正典-戈爾貝大師與NSO》將於12月14日晚間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兩廳院售票系統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