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中原:台灣文學環境鄙薄作家不如影視明星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3/12/17 下午 01:16:49 / 經史子集
台灣目前的文化大環境,愈來愈充滿膚淺媚俗卻缺乏真正的深度,今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由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承辦的《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3冊新書發表,文化部長龍應台以文壇人士身份親自出席。
|
資深作家司馬中原對現在文學家不被重視,影視明星卻大行其道,表達高度不滿。(歸鴻亭攝影) |
作家司馬中原對現在文學家不被重視,影視明星卻大行其道,表達高度不滿。他當著龍應台面說,這種文化界的不公平亂象其實存在已久,當年國學大師錢穆應邀演講兩個小時,得到的講酬是600元,接著的歌星扭腰擺臀唱3首歌,馬上拿到的費用是6千塊。
司馬中原提到他曾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老師,有大陸的媒體問到,莫言只寫了約10本書,就拿到諾貝爾獎,他已經寫了幾十本為什麼拿不到?他說,莫言的書10本中國政府出錢翻譯9本;他的書若要翻譯就得自己出錢,翻一本長篇搞不好要賣兩棟房子才夠付翻譯費,對看不懂中文的外國評審當然沒有任何用處,怎麼可能得獎?
他表示,現在的作家寫長篇小說已經沒有價值,願意出長篇小說的出版社都關門了,寫長篇寫得像枕頭一樣高,可能3年不過賣1千5百本,還不如去幹幫人擦桌子的工人賺得多。
|
文化大環境中文學不敵流行時尚,司馬中原(左二)當著文化部長龍應台(中)面為文藝生態請命,同是文學界出身的龍應台低頭傾廳若有所思。(歸鴻亭攝影) |
在這種短小輕薄的社會環境下,司馬中原說,台灣的長篇創作是在「半死狀態」,甚至電影創作也是「寒流狀態」,因為現在電視打開來,90%都是在播韓國的東西,所以電影和長篇小說一樣都死掉了,台灣變成「文而不化、化而不文」的社會;他說,就算再有學問,不能化為時尚與流行,學著迎合就能穿名牌、開名車、住名宅、嫁娶名人的後代,雖然肚子裡沒有墨水卻有的是錢,就只能窮兮兮過一生。
司馬中原當著龍應台面說,文學藝術是打開心靈重要的窗口,如果沒有文學的環境,社會就會垮下來,因此一方面對龍部長加以鼓勵,希望國家能多支持文藝發展。
今日參加《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新書發表的作家包括黃春明、羅門、洛夫、陳若曦、何寄澎、鄭明俐等。
國立台灣文學館自2004年起展開「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彙編計畫」,建立310名台灣現當代重要作家條目,2010年啟動「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計畫」至今,共分3階段出版50冊現當代作家的生平整理、年表、手稿、重要論文研究,分批出版研究資料彙編15冊、12冊後,今天發布包括姜貴、余光中、王文興、張秀亞、林文月、鄭愁予、白先勇、羅門、楊牧等23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