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文學"30年 改版更生活滿足閱讀欲從小眾到大眾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特稿
2014/1/2 下午 05:40:47 / 經史子集
《聯合文學》30年,改版變很大,本月專題以白先勇及剛好也出版30年的《孽子》為主題,別具意義。
 |
《聯合文學》改版1月號以白先勇及其《孽子》為專題,白先勇認為,閱讀不分年齡層,看好改版首刊發行量。(范詩敏攝影) |
《聯合文學》發行人林載爵表示,今年《聯合文學》邁入第30年,1月號在以純文學的基礎下大幅度改版,會讓讀者大感驚訝,除了突破以往的更大開版外,還全彩印刷,每期內附1萬字作家別冊,讓喜好文學的讀者更能滿足閱讀欲。另外,為了因應大眾的閱讀習慣,新版的《聯合文學》也規劃一系列作家旅行、飲食和畫展等,和生活更貼近的主題。
林載爵指出,《聯合文學》未來將以12加1的方式推行,除了每月1刊,每年將不定期另外出一本作家專輯。
作家白先勇表示,辦一份雜誌需要文學使命感,想當初他自辦的《現代文學》停刊後,總覺若有所失,剛好碰到張寶琴有意辦雜誌,隨即表態支持,共同催生《聯合文學》創刊。
對於文學雜誌的閱讀群是否能吸引年輕人注目,白先勇說,他曾深入校園了解文學在教育現場的實施情形,他發現其實仍有不少青少年能理解文學中的細密情感,他們的程度甚至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所以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老師能不能有效引導有密切關係。
白先勇說,《聯合文學》歷經30年仍未脫漆,還能維持相當素質,為青年作家帶來影響力,尤其是屬於小眾藝術的「嚴肅的文學」,能提升藝文愛好者的精神層面,著實值得鼓勵。他指出,辦雜誌最大的安慰,就是滿滿一整排放在書架上,享受那從頭摸到尾的飽足感。
 |
《聯合文學》總編輯王聰威表示,改版後更注重與生活結合,但文學仍佔5成比例。(范詩敏攝影) |
《聯合文學》總編輯王聰威表示,在當代思潮與生活習慣的變遷之下,新版的《聯合文學》更重視對生活層面的結合,目錄標題更生動活潑,拉近文學的距離,讓讀者也有參與感,塑造文學就在生活中俯拾即是的概念。當然,雜誌的重心仍然以文學為主,本期仍有5成的比例談的是「嚴肅的文學」。
白先勇認為,永遠有一批重要的讀者必須被挖掘,他不但肯定台灣學生的閱讀能力,也看好改版的《聯合文學》未來發行量。對此王聰威很有信心,望首期發行量至少能衝2、3萬本。
1月號《聯合文學》報導層面豐富活潑,「背著走」固定專欄介紹作家近期在閱讀的書,以及「日常風格」、「當月作家」、「採買指南」等,希望能逐漸把讀者從小眾擴展到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