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難道只有吳憶樺圓仔黃色小鴨跨年煙火?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1/12 下午 08:54:25 / 新聞媒體
有網路鄉民po文,對最近的電視新聞極盡調侃,似乎只有幾則沒有太多閱聽價值的內容一再重播,甚至不同電視台內容都幾乎相同,顯示是互換畫面節省成本的現象。
 |
圓仔膩著媽媽圓圓的畫面,再有療癒效果,電視觀眾已經看了十多天了。(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
鄉民po這樣的內容,「吳憶樺來台灣。吳憶樺上飛機。吳憶樺下飛機。吳憶樺喇機。吳憶樺抱抱。吳憶樺哭哭。吳憶樺搭捷運。吳憶樺祭父。吳憶樺參加陌生人婚宴。吳憶樺想見林益世。」「圓仔要見客。圓仔健康檢查。圓仔跌倒。圓仔爬起來。圓仔出貼圖了。圓仔討厭垃圾袋。圓仔啃竹子。」「黃色小鴨髒了。黃色小鴨洗澡。黃色小鴨雙色。黃色小鴨三色。黃色小鴨爆了。黃色小鴨縫好了。黃色小鴨復活。」「台北跨年煙火。桃園跨年煙火。台中跨年煙火。雲林跨年煙火。高雄跨年煙火。世界各國跨年煙火。」
台灣的新聞難到只有這些值得天天報導,還是電視台新聞總監認為台灣的老百姓只關心這些看似溫馨可以療癒,暫時忘卻油電雙漲、物價更飛漲;核電危機、食安危機、要生活下去更有永遠買不起房子的大危機?
現在的媒體生態已經因為網路科技的發展,產生兩種極端現象,過去有能力從事深度報導的資深專業記者,與目前網路上到處可見的公民記者,誰才能採訪出夠水準的報導內容,是良性競爭還是劣幣驅逐良幣、或是因為新聞資訊在網路上免費垂手可得,讓媒體從業人員身價爆跌,造成新聞媒體平台沒有過去的足夠廣告收入,縮減薪資預算,才造成新聞品質的低落?
 |
吳憶樺回台幾乎一舉一動都是大新聞,電視新聞碰到八卦更是不能漏連炒好多天。(網路翻製) |
電視新聞台從過去老三台的唯我獨尊,到解嚴開放百家爭鳴,再到財團併購壟斷輿論,現在則是合縱連橫,濫用SNG直播些要不是政治口水、濫情八卦,就是根本沒有太多新聞價值的內容,剩下就是業配當道。
曾有大陸來台的學生批評台灣的新聞報導往往幼稚得讓人噴飯,只報導一些本地發生的生活瑣事,包括社會刑事案件、交通事故、娛樂新聞等,卻幾乎沒有太多國際新聞,無法協助民眾客觀看世界、開拓國際視野;不論這樣的評論是否中肯,自省時應該也要思考是不是一打開電視看新聞,真的轉來轉去都是「吳憶樺怎麼怎麼」、「圓仔怎麼怎麼」、「黃色小鴨怎麼怎麼」以及「跨年煙火怎麼怎麼」,好像台灣只有這些事怎麼怎麼,其他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