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後淨土 12位"心"移民要"黏"在臺東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1/17 下午 05:19:11 / 國民旅行
這是一本宣傳意味十足的政府與出版社合作的新書,書名是《「黏」在臺東─12位臺東「心」移民的故事》,找了12位雖然不算真正移民臺東,但都曾在臺東生活或創作或表演過的名人或無名但有代表性的人物擔任受訪者,是照片好像多於文字的出版品。
 |
《「黏」在臺東─12位臺東「心」移民的故事》訪談12位名人、意見領袖與藝術家為臺東背書。(歸鴻亭攝影) |
臺東縣長黃健庭表示,臺東縣政府與遠見雜誌合作出版這本書,訪問12位具影響力的名人、意見領袖與藝術家,透過他們與臺東結緣的故事,打破外界對於臺東的單一刻板印象,發覺臺東的多元風情。
《「黏」在臺東─12位臺東「心」移民的故事》找的是意見領袖嚴長壽在臺東創立「公益平台」,加上詩人兼畫家席慕蓉、音樂家朱宗慶、設計師蕭青陽等文化人到臺東的經歷,企圖和讀者分享臺東黏人的祕密。
黃健庭說,臺東縣在《遠見雜誌》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擠進第4名,僅次於臺北市、新北市與新竹市,要繼續將臺東改造成以人為本的國際幸福城市。《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則希望讀者透過這本書,學習以「開放」的心去面對各式挑戰。
 |
臺東縣長黃健庭希望臺東能「建構原鄉人文之美」。(歸鴻亭攝影) |
黃健庭這兩年以熱氣球建立觀光地位,但美麗灣事件又重挫臺東縣的環保形象;他與高希均描述的臺東好山好水,吸引許多人以「心」移民,但如何讓更多有心人願意「黏」在臺東,考驗著黃健庭說這本書中傳達的「建構原鄉人文之美」,是臺東目前積極發展重要方向的目標,是否又能發展經濟、還可以兼顧生態環保的宣示。
臺東自然資源相當豐富,被稱為是臺灣最後一塊淨土,保留有豐富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史前遺址的數量也是台灣之最,讀這本書時別忘了「心」可以移民臺東,但要珍惜這塊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