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細選導盲種犬 帶領視障朋友走出生命陰霾
新網記者林榮芳台北特稿
2010/4/6 下午 11:49:54 / 人權社會
大家或許都知道一隻訓練有素的導盲犬需要花很多資源培訓,但您可能不知道要找尋一隻培育導盲犬的優良種犬更加不容易。
 |
導盲犬帶領視障障朋友穿越大街小巷、走出生命陰霾。(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提供) |
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每隻導盲犬需要100萬的培訓支出,2年的訓練期間淘汰率高達5成以上。由此可知,事先篩選優良種犬繁殖出優良的下一代可減少日後培訓成本及降低淘汰率。
今天亞洲導盲犬培育聯盟AGBN(Asia Guide Dogs Breeding Network)在台召開本年度第一季會議,台、日、韓三地的繁殖培育專家齊聚,針對犬隻培育計畫展開熱烈討論,整合對優秀導盲犬的種犬要求,希望以更有效的種犬篩選和培訓過程,提升導盲犬培訓成功率,減少成本的浪費,以造福更多視障朋友。
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曾瓊瑤提到,很多視障朋友在還沒擁有導盲犬時幾乎都是足不出戶、封閉自己,有些更曾企圖自殺,但自從有了導盲犬的陪伴,視障朋友開始願意走出戶外與人交談、相處,導盲犬就像是他們的心靈伴侶一樣,開啟了他們生命的另一扇窗,這也是為什麼願意花那麼多錢培訓導盲犬的最大原因。
導盲犬在行走時多數行走於人的左邊,因此又被稱為「左邊天使」。能成為天使的條件非常嚴格,不僅要有純正血統、個性穩定溫和,歷代直系血親更不能有咬人紀錄;若要成為繁殖下一代導盲犬的種犬,更是精挑細選,髖關節、肘關節等身體部位更須達成特定標準才行。
 |
亞洲導盲犬培育聯盟會議會後留影。(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提供) |
台灣民眾對於導盲犬的接受度仍不及於日本,儘管政府明文規定、導盲犬訓練有素、導盲種犬萬中選一,帶著導盲犬的朋友仍常常於公共場所吃閉門羹。社會裡總是有一小群人默默的為弱勢團體付出,但花再多金錢建立制度、爭取福利,都比不上大眾支持來得有效。欲達到導盲犬為視障朋友帶來的最大效益與便利性,還有賴全體民眾給個方便。
內政部身障法第60條與100條規定,視障朋友陪同導盲犬或專業訓練人員(包括寄養家庭)帶導盲幼犬時,可自由出入公共場所、公共建築物、營業場所、大眾運輸工具及其他公共設施,而且不能額外收取費用或附加其他出入條件,違者可處新台幣1萬以上5萬以下罰鍰,並且按次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