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開發案爭議未完 張曉風冒死捍衛
新網記者孫曼芸台北特稿
2010/5/16 下午 05:57:41 / 生態環保
「202兵工廠是台灣歷史一連串的『錯誤』,卻意外衍生的『美麗』。台灣人應學習去體會這樣的『天意』。」今天下午召開的「夢想202」記者會上,主持人楊憲宏再次宣讀聲明稿、重申立場。
 |
作家張曉風把悍衛202開發案認為是"守土有責"。(歸鴻亭攝影) |
為了捍衛台北最後一塊綠地「202兵工廠」,由張曉風為首的藝文界人士共同連署,連袂出席者有新象文化基金會創辦人許博允、作家陳若曦、台灣大學城鄉所長夏鑄九、舞蹈家林秀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人權工作者施明德等人,中研院也派出代表梁啟銘出席此會。
張曉風首先感謝願意出席支持的朋友們,也呼籲民眾加入連署,她將202兵工廠比喻為自己身上的一寸肉,再度呼求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一寸山河一寸肉,不能割我的肉呀。」
另外,張曉風也提到,自己的訴求成為社會議題,關心她的人很多,但也有人不認同她的立場,甚至有朋友告訴她要小心。對此,她表現坦然,更說,為了這塊綠地犧牲,也是值得的。
陳若曦對執政黨喊話,她表示,馬英九九年前曾經承諾202兵工廠要做全民性公園,不該換了位子就換腦袋。
 |
202開發案已經成為一個隱然成形的社會運動,今天多位文化與環保界人士出面開始連署。(歸鴻亭攝影) |
站在人權的觀點,陳芳明表示,呼吸新鮮空氣是基本人權。他更向政府提議,中華民國正在計畫如何慶祝百年建國,讓202兵工廠成為開放公園,會是建國百年的最好禮物。
綠黨秘書長潘漢聲則指出,政府總將這個護衛台北綠地的行動視為文人訴諸感性的反對,然而他認為,政府早就不理性的將此爭議窄化為只是濕地的問題。他強調,依國際標準來定義的話,202兵工廠絕對是濕地。
梁啟銘則代表中研院做出回應。他先說明中研院也支持環保的立場,更強調此開發案會等到環評結束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動工。他說:「政府當然是希望環境保護及經濟發展可以雙贏。」
潘漢聲則若有所指的表示,政府要做,環評就會過。現場也有南港居民出席記者會,不願具名者表示,202兵工廠也是屬於南港居民的,是否該開發也該聽聽當地居民的聲音。
張曉風最後強調,活動不會結束,會繼續捍衛這塊台北最後的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