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議題極簡設計 林俊良海報獲紐約ADC大獎
新網記者齊 瓔台北特稿
2010/5/25 下午 04:17:52 / 生態環保
手持象徵藝術人榮譽的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獎(ADC)海報設計類銀獎(金獎從缺)獎座,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副教授林俊良滿面春風地向國人宣告,台灣人的藝術被世界看見了!
 |
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副教授林俊良展示獲ADC獎並接受媒體聯訪。(歸鴻亭攝影) |
這並非台灣的藝術家第一次入圍,卻是第一次台灣首次在專業設計大賽奪下銀獎的殊榮。
林俊良得獎作品名為「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這幅圖像由一個人的側面和海水所組成,人頭僅剩一些露出海面,海水面淹到了鼻子的位置,他表示,這就像是鐵達尼號下沉時,人們拼命求救時的模樣,海水要淹到哪,也是當初他在創作時斟酌最久的部份。
作品的發想為某天看見新聞報導說明,馬爾地夫將進行海底會議,林俊良開始醞釀創作的念頭。多數人的印象中,北極熊常常身為環境議題的代言人,為何使用人當主角而非北極熊,林俊良說:「我曾經想要用過北極熊,但牠似乎跟台灣沒有什麼關係。」為了與台灣拉近距離,林俊良臨摩自己的臉一筆一畫置入圖像中,讓台灣這個海島國家能重視海平面上升的警訊。
獲獎過程得來不易,林俊良輕鬆談論起過去曾有四次參賽的經驗,其中不乏林俊良自身非常喜愛的創作,甚至超越了這次的作品,卻沒有任何一項作品入圍,問他是否猜想到今年可以奪得大獎?他直言:「沒有!」幾乎連想都沒有想就回答這問題,笑臉盈溢回應,卻道出創作之路的艱辛。
 |
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親自贈花給獲獎的林俊良。(歸鴻亭攝影) |
紐約ADC,創始於1921年,是全球最早成立之設計組織獎,經歷89屆,是全世界公認最具有代表性的專業設計獎項,內容涵蓋廣告、平面設計、與互動設計等,若是作品沒有通過十多位評審的認可,金獎、銀獎從缺,也是常有的事,因此ADC素有「設計人的夢」之稱,也難怪許多藝術家願意拿出150美金參賽,即使得獎後亦沒有任何獎金。
林俊良在創作理念上具自己獨特的想法,與過去求學的背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高職畢業,讀書對他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直到進入師範大學,他嘗試帶了老莊的書進入校園,畢業前夕,他的房間充滿各式各樣的書籍。林俊良深受日本國際設計大師田中一光一席話所影響:「設計師應創造具有自己文化根源的新風格。」因此,在他的作品當中,往往能尋見老莊思想的蹤跡。
現任教於師範大學的林俊良,鼓勵自己學生多多旅遊,到處走走到處看看,無論是什麼書籍都嘗試去閱讀,他認為能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對於視覺上的訓練有極大幫助,往往是靈感的來源。
林俊良表示,設計的價值在於創作永恆與啟發。將對社會與環境的關懷,反映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呼籲大眾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議題,不能再忽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