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濕地學者張文亮警告 開發202可能造成大淹水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0/6/5 下午 06:08:07 / 生態環保
台灣大學生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文亮今天指出,最近他進入202兵工廠初勘發現,該處土地屬於軟質的泥土,很大一部分是黏土,如果進行土地開發,容易產生地滑,增加坡度的不穩定,恐怕會造成南港、松山地區淹水的可能。
 |
台灣大學生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文亮說明202兵工廠初勘結果。(歸鴻亭攝影) |
長年進行濕地研究的張文亮是在作家張曉風「夢想202」再度召開的記者會上作出呼籲,202兵工廠內有3塊水域是古代濕地,包括「三重埔埤」、「東新庄子埤」和「後山陂」,這些濕地在百年前即為古代防洪池,未經環評開發易造成人口稠密地區淹水。
他將日治時代進行台灣第一次有高程與經緯度的「台灣堡圖」測量圖,與目前的Google map同樣位置作比對,發現202兵工廠的三塊水域濕地,「三重埔埤」已經縮小到只剩87.03%,「東新庄子埤」剩82.26%,「後山陂」59.18%,濕地面積大量縮減的後果,會造成附近松山與南港高淹水潛勢區的洪水災害。
張文亮表示,一旦暴雨來臨,202兵工廠55%降與是向東流,將有55%的降雨直衝東邊的進入四分溪流向基隆河,但該區完全沒有抽水站,一旦開發南港地區居民即有生命危險與財物損失的危機;而西側有全亞洲最大的玉成抽水站,但西側坡度比較陡,暴雨來臨抽水不及將淹到捷運昆陽站,甚至松山精華地段。
 |
仍然有許多學者專家挺身支持看起來像鄰家慈祥老奶奶但卻擇善固執的作家張曉風。(歸鴻亭攝影) |
他初步建議,水的問題是國家所有建設應優先考量議題,202廠土地是一個完整的集水區,需要將全部185公頃土地一起作考慮與環評,同時要先評估南港、松山是否會因此淹水,也要進行軟弱地質安全性、濕地生態系統與集水區維護的評估,並要注意古代水域的保存。
作家張曉風今日則仍呼籲,希望馬總統能落實「環保救國」政策,現場還和其先生一起清唱《保衛大台灣》,強調若要開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一定要把202兵工廠近200公頃土地一起納入環評,以免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無可挽回的破壞。
今日共同出席的包括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趙榮台、台大生態演化所教授李玲玲、蠻內政部國家重要濕地評選委員林子凌、自然生態觀察者兼作家劉克襄等,終生從事義工的孫越也前來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