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縣市合併 高市財務負擔預估新增261億
新網記者康 犁高雄報導
2010/2/23 下午 05:24:00 / 財經金融
今年高雄縣市即將底合併,秉持「縣市合併,福利平等」原則,高市府估算,包括市民福利、學生教育補助、增列人事費等項目,整體財政負擔預估將新增261.65億元。
高雄市長陳菊今天上午指出,高市府彙整高雄縣市財政收入及支出情形,還有縣市補助福利措施,各局處共提出約500 億元的財務需求,這些項目包括,一般補助/計畫型補助改直轄市增加自行負擔事項、縣市特有市民福利/學生教育補助、增列人事費/公教員工福利及其他差異等七項。經市府主計處重新精算,修正縣市合併後的財務需求約261億元。
主計處長呂麗美指出,市府掌握中央對高雄縣一般補助及計畫型補助改直轄市增加自行負擔事項約135 億餘元,其它差異可能增加財政負擔項目法定義務支出,原由中央支付部分 (未列入高雄縣預算或採代收代付方式)約63億餘元。她說,上述近200億元是大高雄市可能減少的收入。
至於可能增加的福利事項,含市民及學生教育補助、機關新設人員的人事費及縣市合併後可能要修改或整合的必要費用(如門牌、身分證換發),還有捷運延伸線等,預估約61億元。
她說,高雄市的福利措施包括年逾65歲老人健保費補助、生育津貼、老人假牙補助等,未來縣市合併後將全市適用。至於高雄縣有低收入戶住宅修繕補助及遲緩兒交通費補助部分,市府新聞處代理處長黃敏雄說,會延續高雄縣既有的福利政策。
呂麗美表示,市府會密切留意合併後中央補助款是否少於縣市合併前的標準,也會爭取更多的中央補助,以彌補地方財政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