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完成6個族語別17個方言別族語調查報告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4/8/20 下午 09:02:56 / 經史子集
為確實瞭解原住民族各族語別的族語活力,原民會動員近百位訪員,費時近11個月,完成阿美語、布農語、卑南語、賽夏語、雅美語及撒奇萊雅語等6個語別共17個方言的調查工作,今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1樓大廳公布調查結果。
原民會表示,本次調查之6個族語別總人口數為280,736人,完成訪查人數為12,177人,以撒奇萊雅語為例,總人口約661人,實際訪查人數近344人,已超過半數。而本次調查的主題分作語言狀況及族語能力兩部份,其中族語能力的調查,係讓受訪者接受族語「聽」、「說」、「讀」及「寫」測驗方式進行,與一般問卷調查迴異,所以每一位受訪者接受調查時間不僅長,且調查方式亦為複雜,因此,當日公布的調查結果將更貼近事實,並亟具參考性。
由調查報告資料顯示,族人在一般生活中會偶而會穿插使用族語交談的比例為52.7%,將近半數族人還是以國語、閩南語為交談使用語言,族語的使用場域與機會已嚴重不足;另有關族語能力的調查,呈現閱讀及書寫低於聽、說能力之狀況,年齡層與使用族語的比例及能力成正比,也就是60歲以上族語能力會較佳,40至60歲以下的族語能力尚可,而30歲以下族語能力已達令人擔憂的地步。
雖然原住民族語言確實呈現逐漸流失的狀況,但調查結果也顯示,族人對於族語,還是抱持著正向、積極的態度,並認為政府推動族語復振確有有其必要性。而原民會也從這一次的調查結果中觀察出,族人使用族語之場域,以家庭、傳統祭儀活動、原住民聚會為最高,因此,原民會將會把這些場域視為重點發展區塊,並針對不同族語別、年齡層研定更適切及更具效益的族語復振方式,全面帶動族語保存與發展的風氣,替原住民族語挹注更多復振活力,儘早為原住民族語言的流失找到停損。
原民會表示,將繼續針對最後5個族語別進行調查,並將彙編整理各期調查報告內容,製編中華民國第1本「原住民族語言健康檢查報告」。而本次調查報告結果將供作檢視及調整各項族語復振計畫的參據,並也會將報告書分送各級政府及原住民鄉鎮市區公所參酌,讓大家共同體認原住民族語言流失的真實困境,並一起為原住民族語言的復振付出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