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匯集歐美亞數位藝術作品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4/11/13 下午 04:54:17 / 文化藝術
「平坑時代」(Ecosystem)的核心價值來自數位時代的開放性與多元交匯所產生的集體智慧。「坑」是數位時代的重要隱喻,一個「坑」代表一個在特定時間內被完成的任務。在數位時代的背景下,快速解決問題,填平一個又一個「坑」的模式,已成了數位社會下群體凝聚共識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個「坑」也是一個生態系,在數位工具大幅提升生活的便利性與生產力的同時,人們也在諸多小型生態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擁有更多專業工作之外的時間與智慧一起填坑。從根本來說,數位時代就是一個平坑時代。
|
第9屆台北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以「平坑時代」作為策展主題。(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 |
一起跟著國際作品創坑與填坑
今年以「平坑時代」作為策展主題的第9屆台北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來自來自瑞士、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與亞洲共7件作品展出,藝術家朴麗莎(Lisa PARK)的《美麗心靈》(Eunoia),創造人工智能與科技結合的嶄新型式。藝術家碧娜•尤妲絲(Pinar Yoldas)的《瀕危物弦樂團》(Very Loud Chamber Orchestra of Endangered Species),與保羅•凡諾斯(Paul Vanouse)的《視線翻轉》(Ocular Revision),在藝術、科學與科技的交界處填坑,將既有資訊以清晰簡便的方式加以展示。成為他者實驗室(BeAnotherLab)的《戴換性別》(Gender Swap),透過轉換視角、從他人角度思考坑的集體狀態,清楚地讓參與者體驗不同性別所見之世界視域的差異。Cod.Act團隊的《搖擺唱詩》(Pendulum Choir)與彼德•威廉•霍登(Peter William Holden)的《自體基因》(AutoGene)、《螺線管β》(SoleNoidβ),則是具體而微的小型生態系,透過不同的感知媒介間互動,創造觀眾與作品間的獨特經驗。
「魔幻動畫展」今年則收錄「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渥太華國際動畫影展」、「布魯賽爾動畫影展」、「SIGGRAPH ASIA電腦動畫影展」、「第一屆魔幻動畫展」5大影展得獎精華作品外,並將實體展拉到線上,與遠傳電信影音數位內容合作線上策展活動,觀眾可於實體、線上同步欣賞首屆「魔幻動畫獎」入選動畫影片,線上展期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止。
以「巨觀」和「微視」的視覺對比中體驗電玩智慧的「電玩藝術專題展」,讓玩家與民眾們在巨大螢幕前感受史詩等級的大型遊戲作品,在手掌方寸間的智慧裝置中,挑戰充滿創意與個人風格的數十款APP遊戲,「國際交流駐村創作展」單元中,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與法國里昂GRAME國立音樂創作中心合作,展出台/法駐村藝術家的作品。今年度「數位設計專題」研發的「視覺化穿戴導覽實驗計畫」首度於展覽中啟用,以智慧眼鏡為導覽介面,觀眾配戴後,圖文資訊將自動出現於螢幕鏡面上,不需額外翻找手冊尋找資料,便可即時得到作品的精確資訊,這樣的同步走看,即時導覽方式對年長、幼小的觀眾或初次看展的民眾皆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