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遇見台灣的機會與選擇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0/6/18 下午 06:24:00 / 文化藝術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策劃「異文化的相遇:台灣的機會與選擇」巡迴展,今日起在故宮斜對面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開幕,展出三個月。
|
台史博副館長郭碧娥(右一)、順益林威城主任(右二)、北投文物館李莎莉館長(左二)、副館長洪侃(左一)合影。(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提供) |
「異文化的相遇:台灣的機會與選擇」巡迴展,內容分為「相遇、貿易、宗教、戰爭、再相遇」五大主題,介紹在西方強國積極向外拓展的大航海時代,台灣因地理優勢成為貿易的中繼點,伴隨著異文化的傳入,對台灣原住民造成的文化、宗教、生存等影響,在展覽裡都能一覽無遺。
本次展覽有不少珍貴展覽文物,如噶瑪蘭族使用香蕉纖維為編織材料,製作出噶瑪蘭穀袋及香蕉絲背心的特有技藝,由於此種技術少見,且所用之材料與其他同樣用香蕉絲織布的琉球與菲律賓群島人不同,故被視為葛瑪蘭族傳統工藝的重要表徵;另一展品則是巴則海木匙,此木匙採集自南投埔里,具橢圓形匙身、短斜柄,造型古樸厚實。台史博也將提供館藏的腰帶、遮布等平埔族服飾十五件。藉由種種特色展品,民眾得以窺見當時的台灣島上異國文化、原住民文化及漢人文化間蓬勃的交流與融合。
展覽期間台史博也推出多樣體驗活動,如「美麗的相遇-多元文化手工坊」、「異文化相遇在台灣」專題講座等,讓民眾能更深刻看見台灣數百年來異文化相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