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婿燈"民俗技術 金門百歲製燈師傅董天補辭世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6/1/23 下午 05:52:13 / 文化藝術
文化部列冊追蹤製燈技術保存者董天補師傅,21日於金門辭世,享壽101歲。
|
製燈技術保存者董天補師傅於金門辭世。(文化部提供) |
董天補擅長製作閩南傳統婚禮使用之「子婿燈」,為無數金門佳偶開創婚姻幸福的起點,迄百歲高齡仍堅持傳統工法,以手工製燈,畢生奉獻不悔,為臺灣保存了珍貴多元的閩南傳統民俗文化資產。文化部長洪孟啟驚聞惡耗,深表不捨與哀悼,指示文化資產局盡速整理、公開並保存這項製燈技術。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表示,董天補除製燈工藝高超,更重要的是,傳統的閩南婚禮民俗因他的堅持而能保持不墜,不僅對金門地區傳統婚禮文化傳承貢獻良多,也確保了臺灣傳統民俗文化的多元與豐富性。
施國隆指出,文資局甫核定105年輔助辦理天補製燈技術傳習計畫,並將「子婿燈」工藝文化推廣讓廣大群眾參與及認識,擬請親自擔任講師,可惜這項大師傳承構想已來不及實現,但對於天補製燈技術之保存與公開,文資局將偕同金門縣文化局共同規劃相關保存紀錄及公開事宜。
|
金門地區婚嫁時男方必備的重要禮器之一「子婿燈」。(文化部提供) |
「子婿燈」又稱「新郎燈」,為金門地區婚嫁時男方必備的重要禮器之一,於迎親後,由2名童子提燈至宗祠祭祖,儀式後高掛廳堂,表示添丁及延續子嗣之意。金門民生物資早期多購自廈門,在兩岸物資無法流通之時期,地方婚嫁仍維持傳統懸掛子婿燈習俗,擅長書畫的董師傅因緣際會,從幫忙修補舊燈籠開始,並重新彩繪,運用其繪畫天賦,融合傳統吉祥圖案與書寫大方的姓氏燈號,其裝飾圖案皆具百年富貴、並蒂長生等吉祥意涵。精緻的書畫,妝點出華麗的子婿燈,除傳遞閩南文化禮俗意涵,更展現其個人美學價值,他的作品一掛就是數十年,高懸在金門地區家家戶戶的廳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