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台客原語並重8人2團體獲獎
新網記者劉詩婷台北報導
2016/2/3 下午 04:49:02 / 教育學程
每年2月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訂定的「世界母語日」。教育部今日舉行「105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表揚8名得獎人與2個團體,以肯定他們對推展本土語言的貢獻,其中包含本土布袋戲、音樂文化、戲曲創作、教育等領域之貢獻者及民間社團。
|
教育部長吳思華肯定「105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得主對推展本土語言的貢獻。(教育部提供) |
教育部為響應全球對語言多樣性及母語傳承的重視與保存,於97年開辦「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教育部長吳思華到場頒獎時強調,「語言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其中閩南組得獎者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邱惠珠提出兩個建議,第一,提高國中小學母語教學的時數;第二,閩南語教材必須改進,因為家長完全看不懂在寫什麼。
得獎者還有剛由總統親頒「社會傑出貢獻獎」的簡文秀,她表示,以前欣賞過世界3大男高音之一的Domingo唱歌,由於他只唱西班牙傳統民謠,因此有感立志要以唱母語歌曲為榮,並指出臺灣有70%的人都說閩南語,「如果連傳統歌謠都不會唱,這個國家還算國家嗎?」因此在本土歌謠上用畢生所學的西洋聲樂發聲法,唱出動人入世的臺灣歌謠。
昇平五洲園團長林政興以傳統與創新多元兼併方式推展布袋戲文化,在學校展演,將傳統技藝現代化,並教小朋友閩南語和環保概念。林政興指出,小時候就講閩南語,覺得非常優美,因此巡迴40多所中小學,用布袋戲講故事,讓學生學閩南語,也傳達環保概念。
今年的原住民語言得獎者是高齡83歲的法國神父潘世光,完全沒有原住民血統的他,幫助原住民經濟和醫療需求,並成立幼兒園,更與博利亞神父合力出版阿美語字典,是一部紀錄阿美族語重要的工具書。
|
吳思華(中)與「105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得主合影。(教育部提供) |
承辦桃園新楊平社區大學的財團法人桃園市社會教育協進會,是全國第一個通過「客家文化學程」認證的機構,由於位處桃園客家庄,便透過社區大學,積極開設客家文化培訓課程,培育出不少客家教育人才,另外長年推廣,客語大埔腔的劉惠月,則透過廣播、電視等配音機會,增加客語少數腔調的曝光度。
105年共有96人獲推薦角逐,教育部評選出8名個人及2組團體,包括本土布袋戲、音樂文化、戲曲創作、教育等領域極具貢獻者及民間社團,長期推動本土語言。
今年得獎者為閩南語言為推廣布袋戲有功的昇平五洲園團長林政興、臺北市中山社區大學講師洪振春及聲樂家簡文秀。客家語則是由苗栗縣三灣國中教師林勤妹、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退休教授呂嵩雁與臺北市力行國小教師劉惠月;原住民族語言乃長期從事臺灣南島語言調查的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黃美金和長期在花蓮傳教奉獻的潘世光神父。團體組部分是為推廣閩南語有功的鄭福田文教基金會與推廣客家語不遺餘力的桃園市社會教育協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