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美學進化從變電箱開始 打開城市色彩想像空間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6/3/1 下午 07:33:57 / 社區營造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全面思考促進環境改善的議題,透過環境色彩探索與規劃,進行改造變電箱、廣場、自行車道等,改善街道物件及風景,讓設計實際走入生活,並帶來良好的轉變,當民眾開始感受改變,將會啟發都市空間、物件、景觀的多元多貌發展性,並追求居住地的生活品質的共識與投資。
|
打開都市色彩先從變電箱開始,臺北市預計有114座變電箱將進行色彩作業。(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臺北市有9千多個變電箱,變電箱除了制式的綠色,到處可見山水塗鴉的變電箱,與城市街道交織成一片色彩紛雜的畫面。因此,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攜手都市酵母計畫以環境美學為主軸,將色彩導入設計思維,使用環境色以及色彩比例細緻規劃,帶動地方活力,透過變電箱進行都市中的色彩教育,為變電箱帶來新型態轉變,並期待不久的未來可以從縮小箱體系統設計進行街道美化設計。
為期570天的「臺北城市生活景觀改造計畫」,即將展開5條街62處114座的變電箱環境色彩作業,透過減法思維瘦身城市過多的色彩,洞悉城市物件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打開都市色彩教育第一步。首先,先將變電箱漆白,之後會根據週遭環境色彩,為變電箱換上新裝,讓變電箱與街道色彩融為一體。
實地探查了5條街的變電箱,紀錄環境色與變電箱的款式,詳細觀察各街區的特性,研究環境色與變電箱之間的關係,嘗試各種色彩策略,所有成果亦分享在「臺北生活改造計畫」專頁,方便民眾進一步了解,並歡迎留言進行雙向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