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華文電子書庫"啟用上線 全球免費共享資源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6/11/8 下午 07:07:00 / 經史子集
國家圖書館整合國內各單位的圖書,建置完成「臺灣華文電子書庫」今日啟用,讓全球熱愛中華文化,從事臺灣研究的人士容易獲得相關資料。
|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宣布「台灣文獻合作數位化計畫」完成「台灣華文電子書庫」今日啟用。(國家圖書館提供) |
國圖館館長曾淑賢表示,104年啟動全國性「臺灣文獻合作數位化計畫」,邀集國內各圖書館合作參與1911年至1949年時期圖書之數位化,以及政府單位參與政府出版品的數位化與授權;同時也進行「百人千書齊力授權,知識成果全球分享」著作授權,邀請學者授權著作予該館進行數位化,以保存國家重要學研成果,並免費開放利用。
「臺灣華文電子書庫」中,1911年出版,書名為《日臺通寶》,或稱通書,也就是臺灣地區民間用以「定吉凶,明趨避」的黃曆,一般圖書館多將此類圖書歸入迷信類通俗出版品而未予典藏,但其內容可一覽民間通俗文化及日常生活之關聯,仍具社會、文化與經濟層面的重要性。
|
「台灣華文電子書庫」首頁。(歸鴻亭翻製) |
此外,鹿港詩人施梅樵日據時期召集同好到處教書、籌組詩社,在臺灣各地散播文化種子,在臺灣詩壇中占有重要推手地位,對臺灣文化之貢獻亦是深遠。對研究臺灣人物及文化有興趣讀者,施梅樵唯一出版的詩集《捲濤閣詩草》也可在「臺灣華文電子書庫」上一覽全文。
這套電子書庫已完成數位化的電子書1萬3,778冊,包括1911-1949年圖書1萬2,178冊、政府出版品595冊、百人千書1,005冊。曾淑賢指出,國圖將持續推動此項工作與更多的圖書館、縣市政府合作,將具有臺灣特色、能夠彰顯臺灣建設和研究成果的資料公開於網路上,讓臺灣的軟實力被看見,並能擴大臺灣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