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身障孩子玩的夢想 北市打造全國典範大型遊戲場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1/24 下午 07:34:17 / 社區營造
為讓更多市民了解「共融式遊樂設施」,落實特殊需求兒童遊戲及發展權利,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在內湖區碧湖公園舉行共融式遊樂設施服務成果發表,展示臺北市105年工作成果並宣佈106年設置計畫。
 |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參加在內湖區碧湖公園舉行共融式遊樂設施服務成果發表會。(臺北市政府提供) |
柯文哲巡視現場設置的遊樂設施,親切地和現場的小朋友討論使用的心得。他說,未來北市府將由社會局結合教育局、公園處、水利處及捷運公司普設共融式遊戲場(Inclusive Playground),希望所有公園及學校,都能看見身心障礙孩子與大人在共融式遊戲場玩樂的歡樂場景。
大家都希望小朋友在德智體群美均衡的成長,不只是智力的成長,還有體力的訓練、人際關係的相處合作,這些很多都要透過遊戲的過程學習,所以聯合國公約還特別將孩童的遊戲權列入保障,但很多的遊戲場,一般的身障孩子無法進入,因為根本沒有無障礙設施,所以有共融式遊樂場的概念,就是希望所有孩子甚至大人,都可以一起玩耍,為了達到共融的目的,所以就必須具有簡單、安全、可及性及多元等特色。柯文哲強調,希望未來臺北市的遊樂設施都能達到共融式的目的,「Play for all」就是市府努力的目標。
 |
柯文哲希望小朋友在德智體群美均衡的成長,不只是智力的成長,還有體力的訓練、人際關係的相處合作。(臺北市政府提供) |
柯文哲指出,北市府提出「Play for all」口號就表示玩遊戲應該是所有人的權利,他也對於議員大力爭取共融式遊具的努力表示感謝,並說他第一次聽到共融式的概念,還跑去問社會局,後來聽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去年就做了8處,今年將會再做11處,未來將規劃一個大型的公園,建置大型的共融式遊戲場,近期將由社會局召開公民會議,由下而上的討論,讓很多對這項議題有興趣的市民可以一起參加討論。
北市府105年起陸續設置8處共融式遊戲場所,並於親子館提供共融式親子服務,106年更將擴大辦理打造一座大型遊戲場。共融式遊戲場指的是能讓所有人共同遊玩的環境,其中包括無障礙、安全、適用不同對象的遊樂設施、具備互動性等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