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樹矮化嫁接提升臺灣黃金油自給率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2/26 下午 02:03:15 / 產業經濟
油茶為臺灣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但其傳統管理及生產方法,存在許多缺點。
|
左為嫁接初期接穗,中為嫁接5個月後接穗,右為嫁接一年後接穗。(茶業改良場提供) |
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表示,油茶樹藉由逐年剪枝矮化及配合嫁接、套袋、遮陰等技術,不但提升嫁接成活率、,增加油茶樹茶籽產量,且矮化的油茶樹容易採收,降低老農採收的負擔、提高農民收益及茶油自給供應率。
油茶籽所壓榨的油,號稱為「東方橄欖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比橄欖油高;另發煙點高達攝氏200℃以上,也比橄欖油更佳,煎、煮、炒、炸各種料理方式皆適宜,加上臺灣以初榨油茶油為主,值得取代其他油品,天天食用。油茶油的品質相當良好,加以近3年來食用油爆發種種食安問題,本土所產製油茶油成為熱門食用油,市場需求量大,本地生產的油茶籽供不應求。目前政府除了獎勵農友新植豐產油茶外,舊有的油茶園以種子繁殖 (實生苗),未經過人工選育,栽培過於密植,故產量不高,產油率低,且油茶樹過高,不易採收。
為了解決低產油茶園面臨的問題,油茶樹剪枝矮化及更換樹冠技術,是一種快速提高舊有低產油茶樹產量的方式。經過茶業改良場進行不同矮化處理之試驗研究,建議分3年逐年矮化,矮化高度約為60至80公分,再利用原有油茶樹當砧木,嫁接豐產種原接穗,噴施營養癒合劑後,利用黑網套袋及黑色套袋,解決陽光直射及保濕問題,可突破田間嫁接的困難點。本技術將提供種植油茶農友參考,期望提高油茶樹產量及茶油自給率,並可降低仰賴進口茶油與橄欖油的需求,打造出「臺灣黃金油」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