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烏克蘭班多拉魔弦團將帶來古老撥弦樂器與人聲結合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1/2/16 下午 07:41:00 / 文化藝術

 以一種叫班多拉的樂器與歌聲結合的烏克蘭班多拉魔弦藝術團,4月12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13日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81展演場演出。

烏克蘭班多拉魔弦藝術團團員都是年輕少女。(傳大藝術提供)
 班多拉魔弦藝術團清一色為女性團員,演出時身著鮮明哥薩克浪漫主義時期的傳統服飾,邊彈邊唱,演出曲目涵蓋古典、現代以及烏克蘭傳統歌謠。

 班多拉則是烏克蘭現存最古老的撥弦樂器,琴弦多達63條,音階完整,且可以輕易轉調,被喻為魔弦。它擷取豎琴和魯特琴特長,音色近似大鍵琴,歷史超過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6、7世紀,最初僅是傳統舞蹈的伴奏樂器,在15至18世紀非常盛行,樂師們一邊彈奏班多拉,一邊演唱讚頌烏克蘭哥薩克人的歌曲,隨著時間的演變以及烏克蘭民族意識的抬頭,樂器本身也起了較多的變化,金屬琴弦漸漸取代原本的腸線,弦數和琴的體積也因應演出需要而增加。

烏克蘭班多拉魔弦藝術團團員與她們演奏的班多拉琴。(傳大藝術提供)
 班多拉這項樂器最大的轉變在與哥薩克人結合之後,發展出許多特別的曲目,哥薩克人甚至設置學校來訓練班多拉琴師,而哥薩克人所建立的史詩傳唱甚至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

 烏克蘭班多拉魔弦藝術團由烏克蘭班多拉琴演奏家瓦塔曼育(Nadiya Vatamanyuk)於1994年創立,並親自擔任指揮,團員由16至22歲的年輕少女組成,瓦塔曼育從100位來自烏克蘭利維夫地區各音樂院學生中挑選優秀成員組成,烏克蘭文化部將此團列為「烏克蘭國家團隊」,並授予指揮瓦塔曼育許多獎項,以表彰她致力烏克蘭傳統文化的貢獻。

 近年來,該團曾造訪過美國、加拿大、摩洛哥、模里西斯、留尼旺島、比利時、瑞士、義大利、法國以及前蘇聯等國家,此次亞洲巡迴則包括台灣、韓國、中國大陸等地。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11/2/16 下午 07:41:00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立命.玄武-洪根深80水墨創作展"創價美術館展出
文化藝術 2024/11/10 下午 05:57:59
重要民俗"賽夏族paSta'ay矮靈祭"推手潘秋榮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8 下午 06: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