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首次揭密"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跨國遷徙路徑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7/12 下午 07:19:16 / 生態環保

 歷經10年研究,「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遷徙路徑之謎終於解開。利用衛星發報器追蹤鳳頭燕鷗的結果顯示,夏季燕鷗於台灣繁殖結束後,會兵分兩路南下,一路橫越海峽東南駐足於菲律賓,一路循大陸東南沿海飛往中南半島的越南、泰國、柬埔寨,最遠甚至抵達緬甸,以新南向路線跨國遷徙。

「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飛翔藍天。(林務局提供)
 農委會林務局表示,2000年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內被導演梁皆得重新發現前,因長期行蹤成謎而被冠上「神話之鳥」封號,是燕鷗科鳥類中最稀有罕見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為每年5至9月間出現在馬祖、澎湖地區繁殖的夏候鳥。因國際上對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繁殖遷徙瞭解甚少,林務局及連江縣政府自2008年委託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袁孝維教授團隊與台北鳥會,執行黑嘴端鳳頭燕鷗及鳳頭燕鷗的保育研究計畫,長期進行族群數量監測、繁殖島嶼整建、假鳥招引策略、遠端監測技術研發、成幼鳥繫放與衛星追蹤等研究,2015年澎湖縣政府與澎湖鳥會團隊亦投入攜手合作。歷經近10年努力不懈,黑嘴端鳳頭燕鷗在台灣的棲息繁殖與跨國遷徙行為終於有了重大發現。根據調查資料,2016年在馬祖及澎湖兩地紀錄到22隻黑嘴端鳳頭燕鷗(馬祖15隻、澎湖7隻)和11,000隻鳳頭燕鷗(馬祖4,100隻、澎湖6,900隻 ),今年截至6月的調查統計,兩地共紀錄到28隻黑嘴端鳳頭燕鷗(馬祖26隻、澎湖2隻)和7,200隻鳳頭燕鷗(馬祖3,200隻、澎湖4,000隻),大部分都棲息於馬祖燕鷗保護區、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及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內,確定馬祖及澎湖兩地都是神話之鳥的重要繁殖棲地。

 為串聯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地(馬祖、澎湖)與渡冬地(國外)兩端的保護熱線,解開遷徙中繼站之謎,研究團隊利用與黑嘴端鳳頭燕鷗共同遷徙且共域生殖之二級保育類鳳頭燕鷗,裝置衛星發報器進行追蹤,以推演黑嘴端鳳頭燕鷗的遷徙路徑。2008、2016和2017年於馬祖共繫放20隻鳳頭燕鷗,澎湖則於2015和2016年共繫放4隻鳳頭燕鷗 ,統整24隻背負衛星發報器的燕鷗所發出之軌跡訊號,發現8、9月期間澎湖及馬祖兩地鳳頭燕鷗會兵分兩路南下離開台灣,一路橫越海峽東南駐足於菲律賓,另一路則循大陸東南沿海飛往中南半島的越南、泰國、柬埔寨度過冬天,最遠甚至抵達緬甸,遷徙路徑的中繼站包括了海南島及越南等地,這個大發現,即將延伸臺灣燕鷗保育研究新南向。

 另一值得關注議題,經分析2016年馬祖鳳頭燕鷗的衛星資料時發現,金門周圍海域也是鳳頭燕鷗活動熱點,顯見臺灣海峽周邊澎湖、馬祖等離島地區之無人島嶼及保護區,均是提供燕鷗繁衍生息的重要棲地;另外資料也顯示,馬祖和澎湖兩地的鳳頭燕鷗來源組成比例有所差異,馬祖75%的鳳頭燕鷗族群來自中南半島,澎湖則是75%族群來自菲律賓。因中國浙江的五峙山、韭山列島也是黑嘴端鳳頭燕鷗跟鳳頭燕鷗繁殖地,袁教授團隊繫放研究也確認兩岸四地其實是互通的大族群,彼此間有許多交流,衛星追蹤結果也顯示繁殖季時會在兩岸各地來回移動,包括了覓食或繁殖棲地的交換使用。

 林務局則表示,無論澎湖或馬祖,對黑嘴端鳳頭燕鷗而言都應視為一個大棲地,藉由整合連江縣、澎湖縣、台大研究團隊、台北鳥會與在地澎湖鳥會及馬祖鳥會的力量,促使在地民眾瞭解與認同燕鷗生態保育的必要,強化地方與燕鷗生態的連結,開創了臺灣中央、地方、學術單位與民間團體合作的典範。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生態環保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17/7/12 下午 07:19:16
關鍵字:黑嘴端鳳頭燕鷗,衛星,菲律賓,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馬祖,澎湖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
樂齡學習一把抓 資訊不分你我他
教育學程 2025/4/4 下午 05: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