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兒少近5成缺乏自我認同逾3成自覺一無是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9/5 下午 05:56:10 / 青少兒童
家扶基金會「2017年兒少資產培力檢視」調查發現,有45.5%弱勢兒少覺得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蹟成就,更有33%的孩子曾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在生活目標上,有近80%的兒少覺得實踐有困難。12至18歲應是兒少活力青春、尋求認同,並為邁向成人的準備階段,但這些正向因子卻在弱勢兒少身上一再折扣、難以突顯。家扶基金會推動《無窮世代計劃》,呼籲「掏掏口袋零錢,幫幫孩子童年」,幫助弱勢兒少培力、翻轉清貧。
|
家扶基金會《無窮世代計劃》為弱勢孩子培力。(家扶基金會提供) |
家扶2016年度最新扶助家庭資料分析,扶助兒少中有近7成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更有近5成家庭工作收入在兩萬元以下,現實生活中沒有足夠資源,對弱勢兒少來說每一步都艱辛。曾想努力但總有不允許、或曾有規劃但最後終無奈放棄,生活層面的困難甚至影響到弱勢兒少自我認同,而這也是在輔導弱勢家庭脫貧中碰到最大的課題。家扶基金會發展兒少培力方案邁入第12年,其中少年展力更聚焦為12至18歲所設計,推動3年來已有1,025名少年參與。
該基金會針對2016年完成參與少年展力者進行調查,相較於前述未參與者之調查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以瞭解有無參與方案的兒少間之差異,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兩組之間的確在各資產培力上達顯著差異。參與少年展力的弱勢兒少在資產培力各面向上皆有顯著提升,可見兒少培力方案的設計與投入達到了成效。尤其在團體力、關懷力、規劃力等面向,更有較高的自我評價,這也是翻轉清貧、實踐脫貧最重要的元素。單親家庭的葦宸,在國中時曾認為自己很沒用、成績常是滿江紅,或躲藏逃避、或失聯,皆讓長輩很擔心;父親重病、母親為外籍身分的小香,看到媽媽毎毎被欺負,自己因怯懦不敢挺身而出感到難過、自責;小翔,來自隔代教養的背景,嬷孫倆住三合院分租的小空間,曾因不善處理人際關係而被「邊緣化」,曾因想改善家計到工場打工而遭器械斷指,這些弱勢兒少分享困頓的往事歷歷,但如今他們因為方案參與,已從自卑、消沉的行為常模中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