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發行獨立雜誌"本事" 定位為"廁所刊物"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12/11 下午 02:52:50 / 文化藝術
傳統紙媒逐漸式微的時代,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近兩年,發行獨立雜誌《本事》,一次企劃3期,預計每季一刊。為何選擇於此時做一本《本事》紙本雜誌?做一本沒有任何演出資訊的非典型場館刊物?
|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出刊獨立雜誌《本事》。(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位於高雄市鳳山區,佔地達10公頃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已於2017年10月申報竣工,2018年底啟用後將成為臺灣前所未有的最大型藝文場館,現今營推小組在開館前夕倒數周年,推出實體雜誌《本事》,還是一本少有表演節目資訊的非典型刊物,如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準藝術總監簡文彬形容的,「藝術,在衛武營什麼都可以發生。」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示,表演與藝術與日常密切交疊,表演不見得只有進場館才看得到,也不是只有站在舞臺上的人才叫表演者。帶著劇場裡常見的嚴謹精神出發,從眾多臺前幕後的參與者在日常裡的各種觀察,彙整出有趣的脈絡與大家分享;《本事》就像是座行動舞臺,不侷限表演藝術領域,不重複太多資訊,透過每期不同的主題去探索眾人的真功夫,每一期的《本事》能承載無邊無際的創意,唯一不承載的,只有包袱。
簡文彬表示,衛武營選擇於此時製作《本事》雜誌,是破也是立,希望打破場館與演出時間的種種限制,讓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不僅只於節目,不僅止於場館,這份發行獨立刊物,定位為「廁所刊物」,要讀者隨手拿起就有新知。
|
《本事》一號刊的專題報導兼顧概念與實用性。(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本事》一號刊以近年在產業界、管理界掀起旋風討論的「設計思維」出發,探討從使用者出發,以設計解決問題的邏輯。從臺灣傳統品牌設計魂覺醒的四則案例,並將視界放遠望向丹麥、荷蘭,分析國際間如何從兒童使用者經驗規劃出孩子的遊戲場;最後也越洋訪問了2017歐洲文化開放之都的藝術總監麗茲•普悠(Liz Pugh)分享從群眾、社群思考,設計大型戶外藝術活動,一系列的專題報導兼顧概念與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