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叟無欺? 4成公有菜市場卻無公秤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8/2/12 下午 06:26:06 / 消費資訊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全球金融數位化的浪潮襲來,2018年國發會預測將是電子行動支付百家爭鳴的一年,但值此快速變化的科技之下,農業時代遺留的風氣卻仍隱於城市的一角喧囂、鼓噪著,傳統菜市場賣的是俗擱大碗的誠意,秤的是叨叨絮絮的人情。
|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游開雄(右)說明有4成公有菜市場卻無公秤。(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供) |
年節將屆,在各大連鎖賣場與超商的林立下,卻仍有部分消費者依舊選擇上菜市場採買年貨。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志工在受理民眾的諮詢時,也接獲不少抱怨市場攤販偷斤減兩之事。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了解公有菜市場內是否皆設有公秤,以及攤販秤重結果是否與公秤一致,擇定國內公有菜市場47家,其中台北市9家,新北市7家,台中市9家,台南市12家,高雄市10家進行調查。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調查結果經志工詢問過市場管理員或攤販後,確認市場內沒有設置公秤的共15家,有8家不確定是否有公秤,僅13家菜市場有取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推動優良磅秤標章,而4成公秤放在管理會辦公室形同虛設。
雖現行法規並無強制公有菜市場與私人菜市場要設置公秤,但消基會特別呼籲,政府鼓勵設立公秤之目的即是讓消費者有雙重檢視,即使該市場之公秤仍是傳統彈簧秤,比不上攤販所用較精密的電子秤,但也該將公秤公開給消費者使用。本會也建議,傳統市場仍有許多忠誠的消費者,因此主管機關也應盡管理責任,汰換掉不合時宜的傳統彈簧秤,並使公秤發揮公開公用之功能,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