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第7場 討論轉型原則園區空間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8/3/10 下午 06:37:19 / 經史子集
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自去年12月起策辦以審議式民主機制的願景工作坊,期望促成細緻的社會討論及公民參與,第7場願景工作坊今日共20名參與者來自臺北、苗栗、臺南、臺東等地,提出各種園區空間轉型的想像。
|
中正紀念堂轉型第7場願景工作坊提出各種園區空間轉型的想像。(文化部提供) |
白色恐怖歷史研究者林邑軒說明「轉型正義」所涉及的兩種「正義」觀點,包含主張以牙還牙的「應報式正義」,以及訴求透過溝通對話來創造社會和解的「修復式正義」,而推動轉型正義的目的,除了針對過往錯誤釐清責任、懲治不法,更重要的是要展望未來,思考如何撫慰受害者及進行人權教育,避免歷史重演。
|
參與者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原則及未來園區定位方向。(文化部製表) |
臺中科技大學講師陳凱劭從建築史研究者的角度,說明社會政治的變動如何影響建築物的外觀、風格及結構,分享臺北城的老地圖和中正紀念堂當初競圖的各項設計案,讓參與者瞭解今日所見的中正紀念堂如何產生。
經過分組深入討論後,參與者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原則及未來園區定位方向,認為園區必須去威權化、增加親近性,要具備轉型正義教育功能,運用科技、藝術方式呈現過去民主及傷痕歷史,透過藝術裝置及文物檔案彰顯紀念對臺灣民主有貢獻的前輩,讓多元立場並陳,成為臺北市的城市意象。
參與者也對於堂體、園區、草皮區、圍牆、夜間照明等提出建議,營造友善身障者的環境,增進民眾可親性及使用便利性。此外,參與者提出人權教育是轉型正義的核心基礎,尤其要透過學校教育讓學生認識歷史及人權民主自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