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新增3位"人間國寶"洪平順李秉圭林竹岸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8/10/18 下午 05:17:18 / 文化藝術
文化部107年度審議通過新增3位重要傳統工藝暨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人間國寶),包括重要傳統工藝傳統建築彩繪藝師洪平順、傳統木雕藝師李秉圭與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後場音樂藝師林竹岸。
|
重要傳統工藝—傳統建築彩繪藝師洪平順。(文化部提供) |
洪平順是重要傳統工藝「傳統建築彩繪」項目新增認定保存者。1946年出生於雲林縣水林鄉,洪平順藝師彩繪風格揉合各家畫風,不斷精進學習發展成為個人彩繪特色。其傳統廟宇彩繪包括:門神、壁堵、樑枋等,具有歷史文化脈絡,彩繪創作主題,反映臺灣民俗信仰與地方特色。洪藝師彩繪生涯逾半世紀,熟悉並能體現傳統建築彩繪相關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具有主導傳統廟宇彩繪工程之能力,精通規劃、圖稿、配色、繪畫,「畫、妝(彩)、油」技藝兼擅,具有豐富實作經驗及代表性。洪平順藝師也將彩繪知識與技藝傳承給後輩,教授弟子已有多人能獨立執業,帶領團隊且培養後進人才,在臺灣傳統建築彩繪領域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李秉圭是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項目新增認定保存者。1949年出生於彰化縣鹿港鎮,李秉圭藝師是鹿港傳統木雕世家第五代傳人,傳承家族全方位小木作技藝,自幼耳濡目染,得自其父民族藝師李松林大師的教授督促,繼承鹿港及家學真傳,技藝精湛,人文素養精深高雅,具有時代性與地方特色。李藝師熟知並能正確體現傳統木雕知識與技藝,不論是塊面雕法、修光法、線刻法等傳統技法,或是適形創新的彈性技法,都能充分掌握其文化表現形式。且勤學書法、漢學、繪畫,擴展其創作理念與思維,題材由傳統入手,造型獨具個人風格與創意表現。2013年即榮獲文化部指定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鑿花技術」保存者,2014年起進行傳習紀錄與人才培育計畫,教學交流與設計經驗豐富,自身迄今仍然孜孜不倦、創作精進,是臺灣傳統工藝界之典範。
|
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藝師李秉圭。(文化部提供) |
本次新增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後場音樂」項目,歌仔戲為二十世紀初由農閒歌謠自娛發展出小戲形式的老歌仔,隨時代與生態變遷發展出內台、廣播、電影、電視、外台、劇場等不同的表演型態,為近代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大眾文化及戲曲劇種。歌仔戲後場音樂編制分文場和武場,文場樂器組合以弦管樂器為主,用以配合演唱曲調,武場樂器則以打擊樂器為主,用以調節表演節奏及烘托舞臺氣氛。其順應歌仔戲各類演出型態之演奏技巧與即興藝術表現,為臺灣本土生活文化特色之一環,具高度文化代表性與生命力,且在歷史與社會變遷下,持續傳承及實踐。
林竹岸藝師是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後場音樂」項目認定之保存者(人間國寶)。1936年出生於雲林縣元長鄉(現居住新北市板橋區),林竹岸藝師精熟歌仔戲後場音樂演奏,歷經歌仔戲發展之內台、賣藥團、廣播、外台、劇場等歷史階段,並熟悉多劇種後場音樂,如歌仔戲、客家戲、京戲、亂彈戲、布袋戲以及西樂之音樂內涵,於文化脈絡中其重要性顯著,且演奏技藝獨樹一幟;其傳統表演藝術價值體現於「精熟不同音樂並能化用」、「極富韻味演奏技巧」及「智慧選用伴奏樂器」等三方面。林竹岸藝師精通各種後場樂器,如殼仔弦、大廣弦、喇叭弦、三弦、月琴等弦樂器,嗩吶、鴨母噠仔、笛子、薩克斯風等管樂器。在所有的樂器中,他最被人所津津樂道的是大廣弦和殼仔弦的演奏技巧。其家族戲班「民權歌劇團」仍是目前活躍於雙北二市的外台歌仔戲班,現時似林竹岸藝師如此熟悉歌仔戲音樂傳統及具精湛演奏水平,且精通臺灣各劇種音樂及樂器演奏者,實屬難能可貴。
|
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後場音樂藝師林竹岸。(文化部提供) |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認定重要傳統工藝暨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自98年至今年,已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18項22位人間國寶,重要傳統工藝10項14位人間國寶,同時輔助國寶藝師進行傳統核心藝能、技藝與知識傳習計畫,目前已有61位傳習結業藝生,藉以培育掌握該項傳統藝術之文化知識、技藝能力及美感內涵之新生代傳承者,使技藝得以世代相傳。